給生物質成型燃料一張清潔燃料的“身份證”
今年進入秋冬后,霧霾頻頻來襲。11月18~19日,一場有關大氣改善的全國“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經驗交流研討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 這場由蘇州迪森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承辦的交流會,吸引了國家發改委、林業、環保等單位和清華大學、生產經營企業等50多位專家、學者、老總參與交流討論。 生物質成型燃料指的是利用秸稈、稻殼、木屑、樹枝等農林廢棄物為原料,通過專門設備制成棒狀、塊狀或顆粒狀等生物質成型燃料。這一產業,在我國近幾年剛形成規模。與會者指出,生物質成型燃料本應成為改善大氣的“朝陽產業”,然而卻還沒有一張清潔燃料的“身份證”。 身份未明:是污是潔還難定論 生物質成型燃料屬于清潔燃料,是國際共識。但在我國還存在著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 2014年,國家能源局和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示范項目建設的通知》(國能新能〔2014〕295號),通知指出: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是綠色低碳環保經濟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供熱方式,是替代煤炭重油等化石能源供熱、防治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構建城鎮可再生能源體系,文件對生物質成型燃料和鍋爐等內容做出了明確規定。 2014年9月21日,環境保護部辦公廳給山東省環保廳《關于界定生物質成型燃料類型有關意見的復函》,強調了根據《關于劃分高污染燃料的規定》,未將生物質成型燃料劃分為高污染燃料。并且認為,生物質成型燃料屬于可再生能源,是一種較好的煤炭替代燃料。 不過,在給山東省環保廳的這份回復中,也指出了另一方面:“生物質成型燃料在燃燒不完全或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的情況下,都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氣污染。”“由城市政府結合本行政區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允許生物質成型燃料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使用。” 這一“通知”和“回復”,明確了生物質成型燃料非高污染燃料,但各地還有自主決定權,也沒有肯定其清潔燃料的“身份”。可以理解為,總的精神是鼓勵在排氣達到相關限值標準下推廣使用。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田剛的話來說是,為秸稈、稻殼等農林廢棄物提供了一條較好的出路,避免了焚燒污染大氣的處理方式。 各地態度:有的發展有的限制 也正因為生物質成型燃料的“身份”存在著爭議,有些地方鼓動或允許該產業發展,有些地方就直接限制了。 吉林省專門成立了生物質供熱產業協會,在政府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會員單位交流協調,共同推動成型燃料供熱的發展,認為能有效抑制和疏解夏收和秋收期間野外大范圍大量焚燒農作物秸稈,還創造一個新產業,惠及農民、林業工人、用熱企業等,并對改善大氣環境起到積極作用。長春一汽富維供熱站用新建的兩臺成型燃料鍋爐,代替燃煤鍋爐供暖,顯著提高了供熱能效,降低了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在線煙氣分析裝置的數據顯示,SO2、NOx和顆粒物的折算排放濃度分別為54.6mg/m3、171mg/m3和11.8mg/m3,都遠優于重點地區燃煤鍋爐的特別排放限值,與重點地區的天然氣鍋爐排放限值接近。 與這次交流研討會地點相鄰近的浙江港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與蘇州迪森公司合作安裝了兩臺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該項目年使用生物質成型燃料約10000噸,替代標準煤約5700噸??赡隃p排SO2約49噸、NOx約43噸。經在線監測,SO2、NOx等都達標排放。 與以上做法不同的是,有些地方已將其列入高污染燃料,限制該產業的發展。如北京市、南寧市,直接把生物質成型燃料明確列為高污染燃料,將行政區劃里的中心城區和大多數郊區城市建成區劃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不允許在禁燃區內使用生物質成型燃料。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市發文界定生物質成型燃料不屬于清潔燃料;深圳市2015年8月1日發布實施的《生物質成型燃料及燃燒設備技術規范》對成型燃料的質量、技術要求甚至超過了歐盟標準。這些地方都要求燃煤鍋爐改燒天然氣或液化氣。 |
相關文章
- 環保部:如何界定生物質成型燃料類型有關意見2014-11-08
- 生物質成型燃料收購模式探索2014-12-16
- 生物質燃料標準通過預評審2014-12-16
- 生物質成型燃料行業:每年8億噸秸稈待利用2015-05-26
- 生物質成型燃料或成高污染?能不能讓排放指標說了算2017-02-14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