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十條”將出臺 計劃投資超2萬億(6)
預計桑德環境業務銷售收入可以達到100億元左右,提前一年實現原定目標。他預計,從目前業務情況來看,明年該集團環境業務將實現130億~150億元的營收。 記者從亞洲開發銀行了解到,中國政府即將出臺的“水十條”也引起了國際財團的高度關注,一些外資企業和財團已開始介入中國水質提標。 去年底,亞行與北控水務集團在京宣布,共同在中國推廣開發高標準的污水處理項目,以使處理后的污水可以作為一種新水源在工業冷卻和城市環境等方面被再生利用。預計到2019年,該項目每年達標處理的污水將達到6億噸,這些污水將被用于工業冷卻和城市景觀灌溉。 據了解,依據“水十條”提出的要求,我國或將適度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并擴大排污收費范圍,將污泥處理處置納入污水處理成本。 與此同時,將加快重污染水體綜合整治、飲用水微量有毒物質處理、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控、水生態目標管理等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屆時,節水技術改造和節水產品、水污染控制和治理高效技術都將受益。 我國還將推動生產和污染防治設備的升級改造,篩選一批技術先進、穩定有效、經濟適用的環保裝備,以補貼用戶、采購服務等方式開展村鎮村頭污水處理技術、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行業清潔生產與資源化技術、畜禽清潔養殖與污染防治技術、水產健康養殖等關鍵技術的應用。 “目前我國工業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誰污染、誰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業自行解決治理問題。”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認為,在國際上,工業減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業以合同的形式通過付費將產生的污染交由專業化環保公司治理。 駱建華認為,實行第三方治理,一方面排污企業由于采用專業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達標排放率;一方面政府執法部門由于監管對象集中可控而降低了執法成本;此外,還刺激了環保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可謂一舉三得。 |
相關文章
- 生態環境部: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實施情況2019-07-25
- 污水處理PPP項目投資回報指標研究(基于財政部PPP入庫)2019-07-26
-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19年版)》2019-10-28
- 發改委:目前PPP監測服務平臺項目近7000個 總投資超9萬億2019-12-17
- 國家能源局表態新能源發展無需再補貼 2030年碳達峰投資劃重點2020-12-22
- 2020年水污染治理行業發展評述和2021年發展展望2021-01-0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