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審計署有關部門負責人就883個水污染防治項目審計結果答記者問
2016年6月29日,審計署發布了883個水污染防治項目審計結果。圍繞此次審計相關情況,記者采訪了審計署資源環境審計司主要負責人。 1、問:能否介紹一下此次審計的基本情況? 答: 按照年度計劃安排,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審計署組織18個特派辦、近300名審計人員,對北京、天津、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江蘇、上海、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重慶、云南、陜西、甘肅等18個?。ㄖ陛犑?,以下簡稱18個省)的883個水污染防治項目進行了審計,并檢查了這些地方水污染防治相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從審計情況看,18個省采取積極措施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實主要污染物減排責任,加大資金投入,水污染防治取得積極成效。從環保部門監測數據看,18個省涉及的484個重點國控和省控斷面中,2015年水質達標的有389個(占80%),其中III類及以上水質的斷面數量從2011年的242個增加至322個,增加了33%;V類和劣V類水質的斷面數量從2011年的133個減少至77個,減少了32%。 2、問:審計機關在水污染防治相關資金審計中為何關注長江經濟帶環境風險隱患問題? 答: 長江經濟帶是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紐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國家一項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國務院在2014年專門出臺了《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月在視察重慶市時專門強調,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關注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情況一直以來是國家審計機關一項重要職責。為落實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審計署在水污染防治相關資金審計中,結合抽查水污染防治項目專門關注了長江經濟帶地區部分市縣存在的環境風險和隱患,審計抽查了此次審計范圍內長江經濟帶沿江區域涉及的23個市縣,發現城市生活污水有12%(年均4億噸)未經處理直排長江;沿江373個港口中,有359個(占96%)未配備船舶垃圾接收點,260個(占70%)未配備污染應急處理設施。通過審計反映作為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的長江經濟帶水環境保護面臨的問題和風險,推動國家有關部門和各有關地方政府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工作,真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指示要求。 |
相關文章
- 農田退水污染治理難在哪?2019-04-10
- 關于推薦先進水污染防治技術的通知2019-04-30
- 加強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進一步提高水污染防治能力2019-07-15
- 生態環境部: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實施情況2019-07-25
-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19年版)》2019-10-28
- 2020年水污染治理行業發展評述和2021年發展展望2021-01-0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