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復行業靜待花開?
●土壤治理的特性決定,行業不可能一窩蜂擠進大量企業。但3年內市場會逐漸完善。 ●土壤修復最核心的問題是沒錢,未來需要新的商業模式解決這個問題。而沒有穩定的支付體系,難以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機制和商業模式。 ●企業應清楚地知道技術優勢所在,明確定位合作對象。大企業想成為資源整合者,要對行業、資源非常了解;中小企業則要有專業價值。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目前已正式對外征求意見。業界認為,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的“兩只靴子”均已落地。 “現在槍響了,不管企業是大是小,是新是老,都必須改變。”中國環境修復產業聯盟秘書長高勝達表示,“土十條”等政策的陸續頒布消除了行業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但給企業留下的時間和試錯機會不多了,需要企業布局目標更加清晰,打法更加明確。 那么,一直困擾行業發展的資金、商業模式等問題是否得到解決?企業應該如何面對市場?在近日舉辦的第五屆中國環境修復發展戰略論壇上,行業企業進行了討論。 行業理性發展有序增長 土壤修復市場目前處于前期導入階段,還沒有開始爆發,預計明年將加快增速 在環保產業中,土壤地下水修復方面的科研、技術、裝備、要素等已經成為重點發展領域。 據記者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實現業績近25億元,較去年保持增長態勢。此外,如中科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業績約3億元、北京宜為凱姆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業績0.5億元等。 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總工程師宋云表示,受“土十條”的影響,檢測市場公司和修復公司現在接到的競標數量來看,確實在成倍增加;檢測市場公司的業績也有50%的增加。 據統計,截至2016年9月,土壤修復行業從業單位近2000家,從業人數近1.2萬人,數目均有所增長。 同時,近兩年,中央共下達專項基金120億元左右,用于土壤調查、監管、治理修復等方面,并帶動了一大批社會資金。中央財政用于土壤修復防治的資金也從2014年的20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68.75億元。 “從資本來看,土壤修復至少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但是還沒有開始爆發,處于前期的導入階段。估計今年只有90億元左右的市場空間,明年的增速會很快,應該在100億~200億元之間。”國信證券環保首席分析師陳青青認為。 但是,不少業內人士仍然認為,“土十條”頒布后,與業界期望值差距頗大。北京宜為凱姆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來慶認為,“土十條”為行業指明了方向,但其更多的是以風險防控為核心,因此頒布以后沒有呈現業界所期待的行業盛宴現象,而是有序增長。 國禎環保副總經理孟平介紹說,土壤治理的特性決定,行業不可能一窩蜂擠進大量企業。但他認為,3年內市場會逐漸完善。 |
相關文章
- 中國土壤修復產業健康發展建議2018-03-15
- 2017年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評述和2018年發展展望2018-03-27
- 全國人大2018年立法工作計劃公布(涉及土壤、固廢)2018-05-03
-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環保類)2018-09-10
- 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已下達280億元2019-12-05
- 全國人大常委會圍繞審議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全文實錄2020-10-2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