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行業年度發展情況盤點(2)
經營 虧損呈擴大化趨勢 煤價快速上漲暴露煤電企業經營短板,業績下滑,虧損擴大,經營觀念需轉變。 2015年,煤電行業開始面臨一系列挑戰:裝機過剩導致利用小時數降低、可再生能源和特高壓輸電開始擠占市場份額、國家啟動煤電聯動機制下調上網電價、推進升級改造增加投資成本……但持續走低的煤炭價格還是讓煤電行業大量盈利:2015年的動力煤價格指數由年初的520元/噸一路跌至372元/噸。某上市電企在發電量同比下降的同時,2015年前三季度利潤增幅超過28%。盡管當時已有規模較小的電廠因無力承擔“上大壓小”與環保改造的壓力或發電量無法保證而出現虧損,但整個行業一時間仍沉浸在大公司利潤額瘋狂上漲的氣氛之中。 而隨著國家“去產能”政策推行,截至今年7月末,全國已累計退出煤炭產能9500多萬噸,煤炭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被迅速抑制。動力煤指數在今年上半年一直處于平穩狀態,由年初的371元/噸回升至400元/噸左右,今年下半年開始突然瘋狂上漲,用十八周的時間漲至607元/噸,創造了年內最高紀錄。 低煤價幾乎是煤電企業2015年唯一的贏利點,而隨著煤價一路攀升,2016年煤電行業在經營上的壓力開始顯現。五大發電主要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利潤亦應聲而落,旗下部分電廠由于入廠標煤價格突破損益平衡點,第四季度開始出現單月虧損,四季度盈利情況令人擔憂。 低煤價帶來的盈利曾一度掩飾了發電企業經營能力的欠缺,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機組運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投資虧損等問題隨著經營業績下滑紛紛顯露。虧損,已不再是“競爭力不強”的小電廠的個例,開始出現在大型發電集團,并在一定區域內蔓延,優勝劣汰的競爭已經開始。根據國家能源局山西監管辦的數據,今年前十個月,山西省51家省調火電企業有32家出現虧損。盡管山西的情況與其煤炭企業、煤電企業的定位與規劃有關,但行業內的恐慌情緒已經出現,甚至有觀點認為煤電企業即將迎來“倒閉潮”。 誠然,我國目前的電力發展現狀仍需要煤電機組的支撐,煤電企業的“大規模倒閉”缺乏客觀條件,但煤電企業在經營上的危機不僅是需要“警惕”而已,它已經成為擺在電企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煤價或將理性回落,但煤電企業不能再次將命運交給煤炭市場,必須重新評價現有經營模式,尋求突破,才能在“新常態”下得以生存。 市場 主動適應改革步伐 市場電量作為電力交易市場運作的關鍵,成為煤電企業必爭之地,為日后開放的市場交易做好準備。 2014年12月24日,新電改方案獲得國務院會議原則性通過;2015年1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新電改6個核心配套文件。布局已經完成,2016年成為新電改具體實施的第一年。各級市場與交易機構相繼成立,輸配電價改革、配售電改革試點范圍有序擴大,售電公司更如雨后春筍般先后成立。而電力交易市場想真正運作起來,關鍵一環在于放開發用電計劃,增加市場電量,而正是這一點與發電企業密切相關。 今年7月1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包括加快縮減煤電機組非市場化電量,放開跨省跨區送受煤電計劃,其他發電機組均可參與市場交易,研究大型水電、核電等參與市場方式,適時取消相關目錄電價,合理確定優先購電、優先發電等內容。 計劃電量的減少增加了煤電企業的危機感,在基礎小時數不斷下降的大環境下,更多計劃電量被劃入市場電量之中。盡管直供電降價幅度之大在某些地區甚至超過國家對上網電價下調的幅度,但只要仍有利潤空間,煤電企業就會全力爭取大用戶直供資源來保證電量水平。目前電力市場建設還不完善,距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市場交易還有一定距離,但發電企業對大用戶資源的爭取已經讓煤電企業的經營思路開始發生轉變,極大提高了其營銷水平,可以看作未來電力市場的開放前的“演習”。 而從電力市場改革的角度看,目前國內發電量中計劃電量仍然占巨大比重,市場電量占比仍不高。放開電量的規模決定了電力交易市場的規模,只有市場足夠大,才能激發參與交易各方的熱情和活力,從而加速整個交易機制的健全與完善。今年3月發布的《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電力市場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曾對發用電計劃放開提出明確時間表,即2016年力爭達到本地工業用電量的30%,2018年實現工業電量100%放開。面對百億級的電力交易市場,發電企業作為電力產品的生產者,理應化被動為主動,充分利用自身資源開拓市場,在改革的潮流中站住腳跟。 |
相關文章
-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步伐加快2019-02-21
- 關于2018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的公示(141家企2019-04-10
-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看中國經濟新動能2019-05-27
- 新能源車企應提高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2019-08-20
- 擬公告的廢鋼鐵、廢塑料、廢舊輪胎、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2020-12-17
- 國家能源局表態新能源發展無需再補貼 2030年碳達峰投資劃重點2020-12-2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