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務”為何在PPP熱潮中退潮?
十年前,以威立雅(中國)環境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立雅”)為代表的外資水務企業在中國市政市場高調圈地、風頭正勁,17.1億元收購甘肅蘭州供水集團45%股份之舉曾經引發無數爭論。如今,市政市場PPP潮涌,國企、民企紛紛拿項目、搶市場,威立雅卻隔岸觀火、按兵不動。 有觀點認為,外資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正在經歷低潮期。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強調,支持外資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放棄市政市場? 彼時四處出擊,現在增長的多為存量項目 以前一有項目信息發布,外資水務公司就趨之若鶩;但現在,則很少能見到外資企業的身影了。與此同時,以首創股份、桑德集團為代表的中國本土水務企業則風生水起,幾年間就搶占上萬億元的市場。 “外資企業在各地的PPP項目招標時‘不被待見’,很多地方政府在標書中就明確規定,外資企業沒有資格參加招投標。”蘇伊士環境集團亞洲區副總孫明華認為。 不過,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黃曉軍對這一觀點持否認態度。他表示,公開的招標文件一般不會設置這樣的條件,只不過有些標書要求投標企業必須是境內注冊的公司。 黃曉軍說,威立雅率先把特許經營(PPP模式之一)理念帶入中國。20世紀90年代,威立雅進入中國,曾經承接中國第一個國際BOT項目——成都自來水六廠、第一個飲用水特許經營項目——上海浦東飲用水項目,以及第一個危廢項目——天津合佳威立雅等。 彼時,威立雅四處出擊,非常高調。2002年,以超過凈資產3倍的溢價收購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的股權。2003年,聯手首創投資公司以4億美元收購深圳水務集團45%股份,完成了當時中國水務業最大的并購交易。2007年1月,又以17.1億元的投資承諾收購蘭州供水集團凈資產45%的股份,遠超同時競標的中法水務4.5億元和首創股份2.8億元的報價。 威立雅在中國市政市場拿項目主要是在2007年以前,其中第一輪以污水處理廠為主,第二輪則是自來水廠。2007年以后,威立雅在國內基本就沒有再拿過市政項目了。 威立雅是否已經放棄市政市場?威立雅全球高級執行副總裁兼亞洲區董事長卡邁斯對此予以否認。他介紹說,在能源領域,威立雅正在運營黑龍江哈爾濱市的集中供暖項目,每年都在擴展供熱管網的范圍;在固廢領域,威立雅在上海、廣東佛山都有垃圾填埋場,上海還有一個垃圾焚燒的能源可再生項目;在水處理領域,也跟很多市政府有合作。 “對我們來說,中國已經有很多項目了,所有的項目都在發展和增長,所以我們從來沒有放棄市政的市場。”卡邁斯表示。 然而,記者發現,這些項目大多是存量,鮮有增量。對此,卡邁斯解釋,新項目方面,威立雅去年在香港新投產了一座污泥處理廠,能夠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和廢氣零排放。在內地,2016年,威立雅對內地很多之前的項目進行了升級,例如,對固廢處理所產生的沼氣進行回收,進行資源循環利用等。
|
相關文章
- 2017年市政水務與水環境行業發展評述和2018年發展展望2018-03-19
- 環保產業低價中標頑疾怎么治?2018-07-18
- 稅收優惠 給第三方治理企業帶來哪些利好?2019-03-26
- 污水處理PPP項目投資回報指標研究(基于財政部PPP入庫)2019-07-26
- 深入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園區名單(擬)2019-11-18
- 發改委:目前PPP監測服務平臺項目近7000個 總投資超9萬億2019-12-1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