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物資回收利用行業稅收優惠政策被全面取消的影響分析(2)
時間:2012-08-13 17:46來源:人民網、新華網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受影響的不止廢紙回收利用行業。湖北省公安縣凱生物貿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毛發收購的企業,此前銷售其收購的廢舊物資免征增值稅。由于不再享受增值稅免征優惠政策,不堪稅負,公司現已申請注銷登記。
凱生物貿有限公司的下游企業――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生源公司),是一家利用人的頭發提煉氨基酸的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利廢企業,自2011年起,不再享受10%的進項稅抵扣,2011年的增值稅稅負要比上一年增加30%,增繳增值稅稅款近2000萬元。而該公司每年的科技研發經費也在2000萬元左右。稅負的增加將使研發經費大幅減少。
稅負公平之問
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行業的呼吁,受到了決策部門的重視。2011年11月21日,財政部、國稅總局發布新的通知,稅收優惠政策的適用對象增加了部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這次增加,又引出了公平稅負問題。
新生源公司發現,根據這個新的通知,銷售以人發為原料生產的檔發(即假發――記者注),“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100%的政策”。參加研討會的新生源公司財務部部長曾晚亭在發言中說:“同樣以人發為原料,生產假發享受稅收優惠,生產氨基酸為什么不能享受呢?”
曾晚亭介紹,目前我國氨基酸的生產企業近百家。原料大多為淀粉含量較高的玉米,糧食浪費數目驚人。而利用人發生產氨基酸可以節約大量糧食。1噸發渣提取的氨基酸總量,相當于采用發酵法5噸糧食生產的氨基酸總量。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毛發收購總量約為15萬噸,如果用來生產氨基酸,每年可節約糧食75萬噸。
遺憾的是,用人發生產氨基酸雖然節約糧食卻不能享受稅收優惠,而用糧食生產氨基酸卻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按照現行政策,糧食作為農產品可以享受13%的增值稅進項稅抵扣。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劉劍文在研討會上指出:“以人發為原料生產假發享受稅收優惠,同樣以人發為原料生產氨基酸卻不享受;以糧食生產氨基酸享受稅收優惠,而以人發生產氨基酸卻不享受。這不符合公平稅負原則。”
完善政策之盼
取消再生資源行業稅收優惠政策出臺伊始,國稅總局曾在“答記者問”中作出解釋。國稅總局認為,2001年開始的回收企業免稅政策和利廢企業按10%抵扣進項稅額的政策,實際上是“上環節免稅、下環節扣稅”,違反了“征稅抵扣、免稅不抵扣”的增值稅原理,在執行中因難以控制享受政策的回收企業范圍,容易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造成國家稅收流失。特別是2002年國家取消了對廢舊物資回收行業的特種行業許可管理以后,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從2001年到2006年短短幾年間,全國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回收企業,由原來的幾千家猛增到六萬多家。據估算,國家因實施該政策減少的稅收收入,最多的一年超過400億元。
|
相關文章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2025-03-25
-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2025-03-25
-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2025-04-02
-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2025-04-0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