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污泥處置還需因地制宜明確處置路線,形成污泥產品消納渠道
時間:2016-05-31 18:30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污泥處置還需因地制宜明確處置路線,形成污泥產品消納渠道
“明顯感到企業開始重視了。”在中國排水協會近期一次污泥專題會上,協會秘書長楊向平感慨,本來預備100多人的小會最后來了300多人。更讓他意外的是,這些來自各地排水單位的代表對參觀浙江省臨安一個污泥減量項目也很感興趣。“以往的會議都是上午領導講完,下午就沒什么人了。”
而引起企業重視的原因,恐怕是地方在污泥規范處置方面將有硬性要求。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巡視員張悅已在不同場合透露:根據環境保護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理處置減排核查核算工作的通知》,要求將污泥納入地方的減排考核中。
《通知》提出,在核查過程中,一旦出現無法核實污水處理廠污泥去向,則將扣減污染物減排量30%~50%。相比于此前生活污水污泥只對出廠含水率有硬性規定,業界對此政策備感鼓舞,認為將會極大推動各地落實污泥處理處置的主體責任。
“對于污泥問題的解決,我想從政策層面,一個是‘水十條’,另外一個就是關于污泥處理處置的通知。這兩個政策會有效推動‘十三五’污泥處理處置工作的開展。”同濟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戴曉虎表示。
韓國污泥處置經驗有何啟示?
確定污泥處置的明確路線,對污泥資源化產品的標準和價格做出明確規定,在充分考慮發電廠需求的基礎上,對有機廢棄物的發電燃料標準做出明確規定
盡管業界對將污泥處置納入減排大局的政策歡欣鼓舞,但通過對照韓國專家介紹的本國污泥處置經驗,污泥問題的妥善解決是個系統工程,約束性的考核政策只是基礎,還有很多具備可行性的配套政策亟待在地方政府的層面上予以完善。
從韓國的經驗看,他們首先將污泥處置納入到溫室氣體減排的政策體系中,將其作為重要的能源減排領域。其政策的亮點主要有兩個:
一是確定污泥處置的明確路線,并在減排格局中對污泥資源化產品的用戶做出規定。根據韓國大邱環境公團理事長尹瑢文的介紹,韓國政府明確制定了在今后4年內,將90%以上的可燃性廢棄物和44%以上的有機廢棄物都轉換為發電的燃料能源化目標。為推動有機廢棄物燃料化的發展,只要地方政府計劃申請、建設污泥燃料化設施或者改造非燃料化設施時,韓國中央政府都會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同時,韓國政府要求發電廠必須購買一定比例的再生燃料。
二是對污泥資源化產品的標準和價格做出明確規定。為提升電廠使用污泥產品的積極性,韓國環境部門在對采購全干化污泥產品提供不同比例補貼的同時,還對干化污泥的價格做出規定,其水平基本相當于運輸費用。
同時在充分考慮發電廠需求的基礎上,對有機廢棄物的發電燃料標準做出明確規定,包括10%以下的含水率,對重金屬、硫分、灰分都有明確的要求。“這樣的產品容易運輸和儲存,同時政府還規定發電企業使用污泥燃料的比例不高于5%,減輕發電企業運行管理的負擔。”尹瑢文說。
在這樣的政策體系下,污泥處理設施的污泥有了穩定的去處和收入,企業參與有積極性;而對發電企業而言,火力發電廠只需支付運費,就可以無償使用相當于低質煤的干燥燃料。據尹瑢文透露,現在,電廠都希望與污泥處理企業簽定長期供銷合同。
與會專家表示,韓國在污泥處置方面,建立了適合國情的政策體系。而對于中國而言,由于各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及自然環境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在貫徹落實決策層有關污泥規范處置的系列政策過程中,地方政府應在具體的污泥處置路線明確上更有責任、有擔當。
污泥資源化是處理處置重要方向
穩定化、無害化后的污泥有園林、綠化、城市基建、土地改良等多種用途,消納空間可觀。但國內還未形成對污泥產品穩定、通暢的消納渠道
隨著新一輪氣候協定的通過,溫室氣體減排的壓力正在不同程度影響著世界各國的能源環境政策。而對于此前被忽略的耗能大戶,污水處理行業也逐步被賦予更多的“使命”。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設施正在向能量自給、再生水資源工廠等方向轉變,相關的技術進步不斷提速。
而據尹瑢文介紹,韓國也正是因為將污泥當做挖掘國內二氧化碳減排潛力的重要部分,出臺各項政策鼓勵發電廠使用污泥全干化燃料,污泥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同時,他們還積極推動污水處理設施轉變為能源資源工廠,鼓勵污水處理廠能源自給,鼓勵加大厭氧消化的投資。
|
相關文章
- 蘇伊士環境欲在華接管或運營污水處理廠2009-09-21
- 馬來西亞達力公司將在銀川建4座污水處理廠2014-06-05
- 荷蘭MBR污水處理廠關閉2014-11-18
- 以色列節水: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應用2015-03-11
- 中國及全球污水處理費對比分析2015-03-17
- 德國城鎮水管理法律的發展——供水保障和污水處理2017-08-18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