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污泥處置還需因地制宜明確處置路線,形成污泥產品消納渠道(2)
時間:2016-05-31 18:30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污泥處置還需因地制宜明確處置路線,形成污泥產品消納渠道
在我國不少地方政府和污水處理廠眼中是負擔的污泥,在發達國家已經逐步成為了節能減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潛力領域。而這一思路,事實上決定了上述國家和地區對污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置及資源化路線的考量,并引領著相關技術的發展進步。
而反觀國內,從中國目前圍繞污泥的政策來看,污染物減排仍然是第一要務;對污泥生物質、有機質安全地資源化利用,并未在現有的政策體系中得到體現。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中國而言,在污泥安全規范處理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化利用是重要方向。
“利用了污泥的生物質才算是污泥得到利用。”上海市水務局副總工程師唐建國此前曾強調,生物質的利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生物質轉化為能源;二是將生物質轉換為有機質(以腐植酸為代表)。據他介紹,日本高度重視下水污泥的處理。在2009年開始采用“生物質循環利用率”,即下水道中有機物被有效用以氣體發電等形式進行能源利用和綠農地利用的比例,來衡量污泥利用效率。
在國內,污泥的資源化利用也一直在開展實踐。近年來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全產業鏈”的努力。比如南方泵業收購的金山環保,將污泥處理和立體種植、碳吸附材料生產聯系起來;天津裕川則是從污泥中提取蛋白材料;有企業還將污泥處理與城市建設、景觀建設、礦山修復等結合起來。
除了敏感的“農用”途徑外,穩定化、無害化后的污泥還有園林、綠化、城市基建、土地改良等多種用途,消納空間可觀。但據記者了解,至今在國內,還未形成對污泥產品穩定、通暢的消納渠道。“主要原因是這些消納途徑涉及的職能部門繁雜、利益鏈條固化。”很多專家表示。而這些非技術的因素,甚至直接影響一些資源化污泥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
相關文章
- 蘇伊士環境欲在華接管或運營污水處理廠2009-09-21
- 馬來西亞達力公司將在銀川建4座污水處理廠2014-06-05
- 荷蘭MBR污水處理廠關閉2014-11-18
- 以色列節水: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應用2015-03-11
- 中國及全球污水處理費對比分析2015-03-17
- 德國城鎮水管理法律的發展——供水保障和污水處理2017-08-18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