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煤電產能現下降趨勢
9月7日, 煤炭研究網絡CoalSwarm旗下的“全球燃煤電廠追蹤系統”(Global Coal Plant Tracker)發布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煤電產能大幅下降,削減總量已經達到158吉瓦。 亞洲地區領軍削減 其中,全球待建燃煤電廠,即處于前期建設規劃階段的燃煤電廠總產能下滑了14%,從今年初的1090吉瓦降至7月的932吉瓦,減少的煤電產能大約相當于整個歐盟現有的燃煤發電產能。 報告指出,亞洲地區由于各國改變政策,煤電產能削減明顯,東亞地區煤電產能下降幅度最大,減少了22%。整個亞洲地區待建煤電項目削減最多的是中國,共減少114吉瓦裝機量;其次為印度,減少了40吉瓦的待建煤電項目。 CoalSwarm認為,這是因為中印兩國今年以來,均調整了相關政策,將發展重點從燃煤發電領域轉移而至。今年4月,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局連發3份文件,提出將嚴格控制煤電新增規模,并要在13個省份全面限制規劃煤電項目。而印度電力部則在6月發布評估報告稱,今后3年內將不再新建電廠,并特別強調“所有熱電廠項目都將推遲批準建設”。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楊富強表示:“我們看到,中國政府已經發出了煤電產能過剩的警告并采取措施控制煤電,在十三五期間也基本不會再批準新建的煤電項目。總體而言,煤電長期下降的趨勢不可改變并且會愈發緊縮,煤電產能的調整和消減是長期的任務。” 此外,東南亞部分國家也相繼采取措施,削減或推遲新增煤電產能。根據CoalSwarm的報告,3月,越南出臺了《電力發展規劃(七)(修訂版)》,取消或推遲了部分規劃中的煤電項目,總裝機量為23吉瓦。印尼則推出了“2016-2025十年電力發展規劃”,并在其中表示將推遲新建7吉瓦的煤電產能。7月,菲律賓環境和自然資源部長吉娜·洛佩茲也宣布,將實施新的規劃,以保障在電力項目審批過程中將可再生能源放在煤炭之前優先考慮。 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能源金融研究部主任蒂姆·巴克利指出:“CoalSwarm的報告清晰顯示出在巴黎氣候大會之后,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主要煤炭消費國正在逐漸減少對煤電的過度依賴,中印兩國燃煤發電機組的使用率也在快速下降。與此同時,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下降,在全球范圍內,電力領域都在經歷一場技術驅動的轉型。” 此外,報告還指出,盡管經合組織國家的煤炭消費量自2007年以來就一直在減少,但是,這些國家人均煤炭消耗量仍然高于非經合組織國家。 |
相關文章
-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利用燃煤電廠綜合升級改造實現減排:中國經驗》報告2014-11-21
- 優質煤搶占市場半壁江山2016-07-29
- 英國碳價上調導致煤炭用量下降2016-10-20
- 加拿大計劃2030年前淘汰煤電2016-11-26
- 國際能源署:去年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成為全球最大裝機來源2016-11-29
- 太陽能或將成為最經濟電力來源 10年內發電成本有望低于煤炭2017-01-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