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合格油合格為什么還限車?(2)
走出環保的合成謬誤陷阱 環境容納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要保證環境質量,就必須控制污染排放總量。拿汽車尾氣控制來說,不僅要控制每一輛汽車的排放標準,而且要控制整個城市的汽車總量。 ◆余池明(全國市長研修學院) 認為自己的車排放達標,空氣質量差就跟自己的車沒關系,這是合成謬誤在環保領域的一個典型例子。 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是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來的。意思是僅僅由于它對局部而言是對的,便說它對總體而言也必然是對的。但實際上,對個體而言是正確的事情對總體而言可能未必正確。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個人就很容易掉進合成謬誤的陷阱。在日常生活中,合成謬誤的現象比比皆是。比如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前排的人為了看得更清楚一點而站起來,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站起來。當所有的人都站起來之后大家都沒有看得更清楚,相反每個人的福利還大為下降。再比如,只有一個家庭購買轎車會大大方便出行,而當所有的家庭都擁有了自己的私家車之后,道路上可能車滿為患。 以這個司機的調侃來說,既使每一輛汽車都達標排放,也不意味著空氣質量就能保持良好,原因在于,汽車數量可能過多,其排放的污染總量可以超過大氣環境容量而使得空氣質量變差。 這個例子對環保工作有3點啟示: 一是不僅要注意單項控制,而且要重視總量控制。環境容納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要保證環境質量,就必須控制污染排放總量。更有效的方式是源頭控制,控制了資源消耗端就等于間接控制了排污端。拿汽車尾氣控制來說,不僅要控制每一輛汽車的排放標準,而且要控制整個城市的汽車總量。 二是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消費者使用的產品設備可能技術很先進,效率很高,排放也達標,但是你的消費作為一份子,與成千上萬消費者的消費匯總起來的宏觀效應,仍然可能造成環境的惡化。因此,實行綠色低碳消費是每一位消費者應盡的義務。 三是要預防技術創新的反彈效應。 反彈效應是指經濟增長在持續提高微觀效率的同時,物質消耗總量不但沒有明顯降低,還導致了增長。因為產品層面的效率改進很有可能被更多消費的規模擴張所抵消。例如,采用效率導向的改進政策(對小汽車模式的改進)而不是效果導向的改進政策(對出行方式的改進),非但不會緩解城市資源環境問題,反而可能加重城市的綠色危機。這一點其實與第一點啟示是一致的,這也是為什么要采取總量和強度雙控的理由。 |
相關文章
- 《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解讀2017-02-15
- 專家解讀《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2018-12-10
- 關于《鑄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9726—2020)解讀2020-12-31
- 《農藥制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9727—2020)解讀2020-12-31
- 關于《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9728—2020)解讀2020-12-31
- 關于《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9620—2013)修改單2020-12-3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