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精神,加快推進我省海綿城市建設,修復城市水生態環境,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提高城市持續發展能力和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搿H尕瀼刂醒氤鞘泄ぷ鲿h精神,積極落實新型城鎮化和長江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定位有關要求,切實轉變城市規劃建設理念,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增強城市排水防澇能力,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修復水生態,最大限度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促進雨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海綿城市建設的效果。 (二)基本原則。 生態為本。轉變傳統的只注重建設排水設施的思路,采取系統治理的模式,充分發揮城市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濕地水體等對雨水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作用。重點保護河流、濕地、坑塘、溝渠等水生態敏感區,加強源頭控制,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減少硬質鋪裝,實施低影響開發,有效減少地表徑流。 規劃引領。城市總體規劃、相關專項(專業)規劃及詳細規劃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綜合考慮降雨、水系、地形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海綿城市建設控制指標,科學劃定城市藍線和綠線,充分發揮規劃的控制和引領作用。 統籌建設。嚴格落實海綿城市規劃確定的控制目標、指標和技術要求,統籌各類項目建設。新區以目標為導向,老區以問題為導向,綜合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隱患,提高排水防澇、防洪水平,增強防災減災能力。 創新模式。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調控引導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特許經營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海綿城市建設。 ?。ㄈ┙ㄔO目標。全省城市建成區實現將70%以上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2017年起,全省各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以及有條件實施的新開工項目要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總結武漢市國家試點建設經驗,向全省推廣,全省城市和縣城制定海綿城市三年行動計劃,建立項目庫,建成區內澇積水點基本得到解決;到2020年,所有城市和縣城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縣城建成區5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城市水系和山林等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 |
相關文章
- 湖北省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發布2018-06-20
- 新疆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全文】2018-11-05
- 關于印發湖北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的通知2018-11-27
- 湖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9年6月1日起施行)【全文】2018-11-29
- 湖北?。宏P于進一步加強城鎮水環境治理工作的通知2019-02-19
- 湖北省首次土壤全面調查將于年內完成2020-10-14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