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2)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樹立綠色循環發展理念,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企業,加快建設與全省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危險廢物處置利用體系,切實提高危險廢物治理法制化水平,積極推進危險廢物處置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基本原則 1、立足當前,兼顧長遠。 針對不同類別危險廢物處置利用能力缺口,根據危險廢物產生量的變化趨勢,按照“適度超前”原則,規劃建設一批有針對性的危險廢物處置利用設施,緩解當前危險廢物處置壓力,滿足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的長期發展需求。 2、市場導向、總量控制。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為主,公平競爭,加大處置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統籌區域危險廢物處置設施總量,嚴格控制低水平或同類危險廢物處置設施的重復建設。 3、技術先進、綜合配套。 鼓勵技術力量雄厚的大型企業進入危廢行業,對危險廢物實現專業化高水平的綜合處置利用。鼓勵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同時配備綜合利用、焚燒、物化和安全填埋等工藝裝置,按照“四位一體”處置中心模式進行設計和建設。 (三)規劃范圍與規劃目標 1.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陜西省行政管轄范圍,包括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延安、榆林、漢中、安康、商洛和韓城市,以及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西咸新區,面積為20.58萬平方公里。 2.規劃期限 本《規劃》的規劃年限為2017-2025年。2016年為規劃基準年,2025年為規劃目標年。 3.規劃目標 總體目標: 全省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利用和處置體系進一步健全,處置利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實現危險廢物的安全貯存和處置利用,保障人民健康和環境安全。 具體目標: (1)到2020年,全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達到17.15萬噸/年,其中新增10萬噸/年。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達到5.12萬噸/年,其中新增能力1.6萬噸/年。 (2)到2025年,全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達到37.15萬噸/年,其中新增20萬噸/年;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達到7.62萬噸/年,其中新增能力2.5萬噸/年。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布局建設 以市為單位統籌規劃建設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重點推進產危廢量較大城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并配置含汞、鎘、鉛、鎳等廢電池、含汞熒光燈、實驗室危險廢物等社會源危險廢物處置設施,接納生活、科研、教學及產廢量較少的企業的危險廢物,著力解決各類危險廢物處置需求,為危險廢物處置提供“兜底式”保障和應急需求。 到2020年,渭南市、寶雞市等前期工作較快,基礎工作較為扎實的2個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全面建成,咸陽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實現規模擴增。全省新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10萬噸/年,全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達到17.15萬噸/年。 到2025年,西安、銅川等市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項目全面建成,新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20萬噸/年,全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達到37.15萬噸/年。 (二)加強醫療廢物收集處置體系建設 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內部交接、運送、暫時貯存、交接等過程管理,完善醫療廢物暫存設施,并分類存放。按照就近集中處置原則,及時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及時到醫療機構收集、轉運醫療廢物。健全醫療廢物收運機制和收費制度。 對建成投運時間較早、工藝水平達不到國家相關規范和標準要求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全面實施技術改造,妥善解決藥物性和化學性廢物處置需求,實現醫療廢物統一收集、無害化處置。 結合《陜西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陜西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及資源配置標準(2016-2020年)》,預計到2020年陜西省醫療廢物產生量為9.4萬噸/年,到2025年陜西省醫療廢物產生量為10萬噸/年。為進一步提高醫療廢物處置能力,規劃到2020年,在西安市擴大現有醫療廢物處置能力規模,新增醫療廢物處置能力1.6萬噸/年,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達到5.12萬噸/年;規劃到2025年,新增醫療廢物處置能力2.5萬噸/年,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達到7.62萬噸/年。 (三)有序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 因地制宜推進水泥行業利用水泥回轉窯等工業窯爐協同處置利用危險廢物,作為區域危險廢物處置的有效補充。依托在陜的水泥生產基地,在現有水泥窯協同處置基礎上,推進渭南市、咸陽市、漢中市、寶雞市等各水泥生產線設立危險廢物協同處置系統,提升危險廢物的協同處置規模和水平。 禁止利用落后產能協同處置危險廢物,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應滿足《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技術規范》等相關要求,同時具備必要的預處理設施、投料裝置、符合要求的貯存設施和實驗室分析能力,滿足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經營許可的要求和規定。 (四)提升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利用能力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進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建設,做大做強環保產業,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開展現有綜合利用處置設施規范化改造,淘汰一批處理規模小、工藝水平落后、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綜合處置利用設施;鼓勵技術力量雄厚的大型企業進入危廢行業,通過對現有危險廢物處置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的高效配置;鼓勵產生量大、種類單一的企業和園區建設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并提供對外經營服務。 新建有色金屬冶煉廢物、廢礦物油(油污泥)、精(蒸)餾殘渣處置設施、廢有機溶劑與含有機溶劑廢物等處置設施年綜合處置利用能力不小于10萬噸/年;其它新建危廢處置設施年綜合處置利用能力不小于3萬噸;鼓勵廢催化劑、廢鉛酸蓄電池綜合利用項目建設。 針對部分油污泥處置企業工藝三相分離出的污泥含油量較高,不符合危險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目標的,企業要提高現有的油污泥處置工藝水平,使得油污泥經處理后能達到《含有污泥處置利用控制限值》(DB61/T1025-2016)要求。在油污泥熱解、焚燒等進一步處置過程中,企業要嚴格執行相關技術標準,積極探索無害化處置工藝,防止產生二惡英類似污染物的可能。 針對陜南地區有色金屬冶煉廢物年產量較大、貯存量較大、實際處置能力(20萬噸/年)不足的現狀,加快推進漢中市冶煉鋅渣綜合利用處置項目建設,有效整合現有廢渣處置利用能力。到2020年,全省有色金屬冶煉廢物處置能力達到50萬噸/年,到2025年,全省有色金屬冶煉廢物處置能力達到80萬噸/年。 (五)推進社會源危險廢物收網絡建設 健全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體系。結合《陜西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陜發改環資〔2017〕1608號),以西安市、咸陽市、渭南市建成區,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各地新城新區為重點,開展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貯運建設試點,完善各類含汞、鎘、鉛、鎳等廢電池、廢藥品、廢含汞熒光燈等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貯運系統,逐漸建立覆蓋全省的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體系。完善農藥廢棄包裝物等特種危險廢物的收集體系。 加強各類實驗室危險廢物分類收集。完善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制度,開展實驗室廢物分類收集、預處理和集中處置試點工作。完善廢棄危險化學品收集體系。 規范鉛蓄電池和廢礦物油回收網絡體系。以移動通訊、機動車銷售與維修、電動自行車銷售等行業為重點,整合社會資源,依托生產或經營企業、處理處置企業建立廢礦油、廢鉛蓄電池回收網絡,適當豁免運輸、臨時存放點和前端轉移聯單要求,鼓勵建成規范的貯存轉運網點。到2025年底,建成10個廢礦物油和14個廢鉛蓄電池市級回收點,形成20萬噸/年的廢礦物油收集能力和廢鉛蓄電池收集能力。
(六)加強監管體系建設 建立并完善基于大數據平臺的省級危險廢物信息綜合管理系統,對全省危險廢物產生企業與處置利用企業進行在線監督管理,實現建設與運營管理統籌安排。對已有和新建危險廢物處置利用設施配套監測、信息、技術研發、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設,以硬件帶動軟件建設,形成比較完善的危險廢物、醫療專業化處置隊伍和監督管理體系,對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的產生、收集、運輸、貯存、處置等各個環節實施全過程管理,確保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安全貯存和處置利用。 企業須安排專人負責危險廢物的實時登記工作。其中,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對其產生的危險廢物種類、數量、流向、貯存、處置、利用等有關情況建立完善的臺賬記錄,危險廢物處置利用企業須對接受、處理、利用、貯存和轉出的危險廢物種類和數量建立臺賬,并在省級危險廢物信息綜合管理系統上實時更新。 省、市、縣(區)環境保護管理部門通過大數據平臺全面管理全省危險廢物的產生和處置利用信息,對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運輸、貯存、處置、利用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管。省級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根據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和處置企業實際運營情況,進行危險廢物的優化配置及調度工作,實現全省危險廢物的高效、協調處置利用。 |
相關文章
- 浙江: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規程2019-11-11
- 山東:濟南市2019-2020年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9-12-09
- 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2019-12-09
- 北京市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單位一覽表2020-04-20
- 上海可回收物補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