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代表談固廢管理(2)
關注三: 法律空白讓固廢處置陷于盲區 據介紹,吉爾吉斯斯坦現有法律所規定的懲戒措施和懲罰措施,并不能夠涵蓋所有的固體廢物處理領域和問題,所以缺少有效機制對違規者進行強制的處罰和規范。 因此,阿爾森·雷斯佩科夫認為,吉爾吉斯斯坦法律法規完善和修訂的目標,是賦予相關的主管部門更多的權力,對產生固體廢物的相關企業、組織和居民進行嚴格的監控和監管。同時,現行的吉爾吉斯斯坦海關法中也沒有對相關產品或者垃圾產品的進口進行明確規定。因此,在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時,要進一步考慮在垃圾出口和相關產品進口時,相關產品包裝和進口產品整個生命周期過程當中產生固體廢物總量的問題,從而在總體上控制固體廢物的產生量。 在烏茲別克斯坦,固體廢棄物處置的法律基礎是廢棄物法和內閣決議,這些法律法規規定了廢棄物處理的程序、所有垃圾堆場的注冊名錄及垃圾處理的技術方法。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環境保護委員會共和國自然保護基金會主任阿克羅姆·塔什普拉托夫介紹說,烏茲別克斯坦一共有186個垃圾堆場,這些垃圾堆場主要進行垃圾回收和處理,一共有235家垃圾處理企業,他們的處理能力是每年50萬噸。有時候產生的垃圾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的生產能力,還需要從周圍國家進口廢棄物。 “我們將對垃圾回收處理的技術進行大規模更新和改造,對一些不符合衛生規定的垃圾傾倒場進行關閉。” 阿克羅姆·塔什普拉托夫說。 關注四: 產業集群化應實現跨國復制 哈薩克斯坦積極鼓勵國內地區之間進行垃圾分類、分揀及初步加工的合作,尤其是針對塑料廢棄物的初步加工。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能源部廢物管理司處長古爾希拉·阿婕莫娃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積極通過建立產業共生網絡推進園區的生態化。她提到的產業共生網絡與我國生態工業園區有異曲同工之處。生態工業園區通過廢物的交換,通過能量、廢水的積極利用,通過基礎設施的共享,實現園區層面環境與經濟的雙贏。這也是產業共生網絡力爭實現的目標。 從2000年之后,我國在國家層面上進行了生態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及低碳工業園區的生態化實踐。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石磊看來,從2012年開始,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用了短短30年時間,就成了世界工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貢獻在于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福建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天津技術開發區等眾多開發區相繼開展生態化實踐,取得顯著成績。這些開發區的生態化實踐證明,開發區不僅僅要發展經濟,而且還要實現對資源環境的管控,達到環境與經濟的雙贏。 在采訪中,一些與會代表、專家紛紛表示,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生態工業園區的這種模式如何走出去?固廢管理與處置“抱團取暖”對于生態工業園區走出去有哪些優勢呢?
石磊認為,這種模式的輸出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從經濟方面講,單個產品的輸出或者企業的輸出往往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中國現在對外輸出時強調的也是抱團走出去的模式。從環境效益方面講,在固廢處置方面,以生態園區的形式輸出并落地,生態工業園區能夠提供廢物處理的規模效應,可以有效降低環境治理的成本,能夠獲得經濟競爭的優勢。 原標題:上合五國固廢管理能否抱團取暖? 【推薦】固廢處理研究報告 |
相關文章
- 歐美是怎么處理危險廢物的?2016-06-23
- 德國電子垃圾回收率超過45%2017-04-17
- 關于越南海關加強進口廢料申報要求的公告(廢塑料、廢紙、廢鋼鐵、廢舊物等2018-08-03
- 越南:54家機構通過認證 可以進口廢料作為生產原料2018-08-28
- 馬來西亞:永久停發廢塑料進口許可證 三年內禁止所有塑料進口2018-11-07
- 到東南亞做垃圾處理 是門好生意嗎2019-07-23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