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及啟示(2)
在智慧交通方面,比較典型的是柏林的電動交通項目。柏林的目標是成為歐洲領先的電動汽車大都市。2011年3月,柏林提出“2020年電動汽車行動計劃”,建設智能電網和大量停車場,便于電動汽車充電。注冊用戶在250平方公里范圍內都能租用到電動汽車,根據自己的意愿長時間駕駛,然后在運營區域內的任何公共停車場歸還汽車。目前,柏林—勃蘭登堡首都地區是德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實驗室”,擁有220個公用充電樁。 促進智慧城市與智慧經濟的融合。智慧城市建設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方式和理念,也推動了相關企業和產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智慧產業、智慧園區,促進了智慧城市建設與智慧經濟的融合。德國通過實施工業4.0戰略和最近發布的《德國數字化戰略》,不僅在裝備制造業領域形成了全球領先的發展優勢,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通過智慧城市建設,促進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引進、應用和本地產業化,推動了智慧產業、智慧園區的發展。 柏林阿德勒斯霍夫(Adlershof)科技園就是一個成功的實踐案例。園區曾是德國乃至世界航空發動機研發的心臟,此后亦經歷了近30年的衰敗,期間園區治安條件差、地下水被污染、企業居民紛紛搬遷撤離。自1991年開始,科技園區推行孵化器戰略,營造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形成四大孵化器實體。為支撐德國實現能源轉型2050戰略,重點研發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解決方案,并在園區規劃、開發和運營管理中落實生態和智慧理念,科技園區建筑節能水平達到德國領先,建造類型以被動式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為主,區域能源供應直接/間接實現可再生能源全覆蓋。目前,科技園占地4.2平方公里,科研院所16家,入園企業和研究機構總數超過1000家,從業人數1.6萬人,8000多大學生入住,園區產值超過18億歐元(2014年),集聚了光子和光學、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微系統和材料、IT與傳媒、生物技術和環境、檢測分析科技等六大產業。 |
相關文章
- 德國電子垃圾這樣回收處理2016-12-01
- 國外(日本、英國、美國、德國)如何破解垃圾焚燒難題2016-12-16
- 德國為什么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回收體系2017-02-06
- 回望德國五十年治霾思路2017-02-14
- 德國電子垃圾回收率超過45%2017-04-17
- 德國城鎮水管理法律的發展——供水保障和污水處理2017-08-18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