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2013年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年度監測分析報告(3)
時間:2014-12-18 17:47來源:GEP Research 作者:GEP Research 點擊:
次
一、我國資源綜合利用總體情況 2013年以來,隨著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步伐加快以及國家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各項相關政策的出臺和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利用規模穩步增長,利用水平不斷提升,資源環境效益進一步顯現。 (一)綜合利用規模逐步擴大 2013年,我國礦產資源利用水平總體較好,部分重點大中型露天煤礦、露天鐵礦開采回采率達到95%以上,部分礦山銅礦、鉛礦、鋅礦等有色金屬礦種的選礦回收率達到80%以上
三、工業“三廢”綜合利用
2013年,我國工業固體廢物利用量達20.59億噸、利用率達到62.3%。粉煤灰、煤矸石、工業副產石膏等大宗固廢資源綜合利用規模穩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集中度、規模化和規范化程度明顯提高,科技創新取得一定成效。
(一)粉煤灰
2013年,我國的粉煤灰產生量約5.8億噸,綜合利用量4.0億噸,綜合利用率為69%。其中,用于生產水泥1.76億噸,占利用總量的44%;用于生產商品混凝土6400萬噸,占利用總量的16%;用于生產墻體材料1.12億噸,占利用總量的28%,用于筑路、農業和提取礦物等高附加值利用各占5%、3%和4%。
圖3 2009-2013年我國粉煤灰產生與利用情況
![]()
圖4 粉煤灰主要利用途徑
![]()
近年來粉煤灰綜合利用不斷向精細化、高技術化發展,綜合利用量和利用率穩步增長,在我國東部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出現粉煤灰供不應求局面。粉煤灰綜合利用方式開始逐步從粗放型利用轉變為集約型利用。以粉煤灰為主要原料作為膠結充填采礦的主要材料取得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及尾渣深度綜合利用技術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為我國氧化鋁行業開辟新的資源供給途徑。
2013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頒布的《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也是自1996 年頒布該辦法以來的首次修訂。該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體制,與現有法律法規體系進行了對接,清晰界定了粉煤灰的范圍,增加了全過程管理的要求,對在新的形勢下推動粉煤灰綜合利用的有序健康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二) 煤矸石
2013 年,我國煤矸石產生量約7.5 億噸,綜合利用量4.8 億噸,同比增長7.6%。煤矸石綜合利用率為64%。煤矸石、煤泥等綜合利用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3000 萬千瓦,發電量超過1600 億千瓦時,年利用煤矸石、煤泥量1.5 億噸,占利用總量的32%;生產建材產品利用煤矸石5600 萬噸,占利用總量的12%;用于填坑筑路、土地復墾和塌陷區回填等途徑的煤矸石量達2.6 億噸,占利用總量的56%。
圖5 2009-2013年我國煤矸石產生與利用情況
![]()
圖6 我國煤矸石主要利用途徑
![]()
目前,我國煤矸石累計堆放量約為45 億噸,規模較大的煤矸石山達2600 多座。隨著單機600MW 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的投入運行,為煤矸石、煤泥等綜合利用發電機組高參數、大型化奠定了基礎。135MW 及以上單機容量煤矸石發電機組已占煤矸石發電總裝機容量70%以上。構建了煤矸石發電-高鋁粉煤灰深度脫硅-莫來石制備-白炭黑生產等特色資源化產業鏈。
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了《煤矸石綜合利用管理辦法》修訂工作。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聯合下發了《煤礦充填開采工作指導意見》,推動煤炭行業以矸換煤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頒布實施了《煤矸石分類》(GB/T 29162-2012)和《煤矸石利用技術導則》(GB/T 29163-2012)標準。
(三) 工業副產石膏
2013 年,我國工業副產石膏產生量1.84 億噸,其中磷石膏7000萬噸,脫硫石膏7550 萬噸,其他工業副產石膏3808 萬噸。工業副產石膏年綜合利用量8830 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48.1%。同比增長9.4%。其中磷石膏、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27%和72%。
表2 2009-2013年工業副產石膏產生情況 單位:萬噸
圖7 2009-2013年我國工業副產石膏產生與利用情況
目前,工業副產石膏主要用作水泥緩凝劑和生產紙面石膏板,二者消耗量約占工業副產石膏總利用量的96%。工業副產石膏生產高強石膏、石膏機噴抹灰砂漿、石膏模盒及免煅燒膠凝材料等技術得到快速推廣,市場增長較快。2013 年,水泥生產利用工業副產石膏6000萬噸,紙面石膏板行業利用工業副產石膏2430 萬噸,墻體材料生產利用工業副產石膏400 萬噸。 圖8 2009-2013年我國磷石膏產生與利用情況
我國不同地域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情況差異較大。京津冀、珠三角及長三角等地區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率高,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而內蒙古、西南、西北等地區綜合利用率相對較低,累計堆存量較大。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磷礦成分變化較大,大型磷化工企業集中在西南地區等因素影響,導致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遠低于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率。
圖9 2009-2013年我國脫硫石膏產生與利用情況
相關行業發布了《磷石膏安全處置及綜合利用“十二五”實施方案》,提出了“十二五”期間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30%,安全處置率超過90%的總體目標。編制了《脫硫石膏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和《磷石膏渣場污染防治技術指南》。起草了《煙氣脫硫石膏》、《磷石膏土壤調理劑》等國家標準和《磷石膏磚》、《石膏模盒》和《GRG 玻璃纖維增強石膏制品》等行業標準。
(四) 冶煉廢渣
1.鋼鐵行業冶煉廢渣
2013 年,我國鋼鐵行業冶煉廢渣產生量約4.16 億噸,其中高爐渣2.41 億噸、鋼渣1.01 億噸、含鐵塵泥5960 萬噸、鐵合金渣1390萬噸。
圖10 我國鋼鐵行業冶煉廢渣產生情況
![]()
2013年,我國冶金渣綜合利用量為2.28億噸,綜合利用率為67%,同比增長6%。其中高爐渣綜合利用率為82%,同比增長4%,鋼渣綜合利用率為30%,同比增長8%。鋼鐵行業冶煉廢渣目前主要用于水泥、混凝土摻合料、路基料以及鋼渣磚、透水磚、免燒磚、砌塊等各種建材制品的生產。
鋼鐵企業積極推進冶煉廢渣資源化利用工作,建立了國內首套全功能冶金除塵灰資源化裝置。鋼渣礦渣復合粉的生產和應用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為鋼渣大規模用于建筑領域減少水泥用量奠定了新的基礎。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新增高爐渣和鋼渣粉生產線90余條,年處理高爐渣、鋼渣能力顯著提高。
有關部門頒布實施了《鋼鐵渣粉》(GB/T28293-2012)、《鋼渣復合料》(GB/T28294-2012)和《鋼渣處理工藝技術規范》(GB/T29514-2013)等一系列冶金渣綜合利用國家標準。
|
相關文章
- 全球及中國VOCs行業分析研究報告(2024)簡介2024-06-07
- 中國商用廚余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報告(2024)2024-06-26
- IIM信息:全球及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分析報告2024-08-07
- 丁二酸(酐)行業全產業鏈分析報告2024-10-10
-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國綠色甲醇行業分析報告2024-12-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2025-01-24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