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年度監測分析報告(6)
時間:2014-12-18 17:47來源:GEP Research 作者:GEP Research 點擊:
次
一、我國資源綜合利用總體情況 2013年以來,隨著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步伐加快以及國家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各項相關政策的出臺和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利用規模穩步增長,利用水平不斷提升,資源環境效益進一步顯現。 (一)綜合利用規模逐步擴大 2013年,我國礦產資源利用水平總體較好,部分重點大中型露天煤礦、露天鐵礦開采回采率達到95%以上,部分礦山銅礦、鉛礦、鋅礦等有色金屬礦種的選礦回收率達到80%以上
五、再生資源回收利用
2013 年,受全球經濟發展低迷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等影響,我國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總量較上年略有降低,其中廢塑料降幅最大,回收利用總值出現下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效益有所下滑。
(一) 廢鋼鐵
2013 年,我國廢鋼鐵利用量達8570 萬噸,同比增長2%,其中鋼鐵企業自產廢鋼鐵3850 萬噸,社會回收廢鋼鐵4650 萬噸,進口廢鋼鐵約380 萬噸。進口廢鋼鐵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浙江省、江蘇省和廣東省廢鋼鐵進口量約占全國進口總量的94%。2013 年我國廢鋼鐵利用量占當年粗鋼產量的11%。
表3 2009-2013年我國廢鋼鐵資源平衡情況 單位:萬噸
工信部發布了《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和《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和引導廢鋼鐵利用發展。截止到2013 年年底,準入企業達到93 家,加工能力達到3000 萬噸以上。
廢鋼鐵產業裝備水平得到快速發展,現已建成1000 馬力功率以上廢鋼鐵破碎生產線40 余條,在全國范圍內已形成與鋼鐵工業發展相適應的廢鋼鐵加工配送工業化體系,建立起供需雙贏的產業鏈并不斷拓展。
(二) 廢有色金屬
2013 年,我國國內主要廢有色金屬回收量達687 萬噸,其中廢銅117 萬噸、廢鋁295 萬噸、廢鉛150 萬噸、廢鋅125 萬噸。進口主要廢有色金屬實物量690.8 萬噸,其中含銅廢料437 萬噸、含鋁廢料250萬噸、含鋅廢料3.8 萬噸。
2013 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主要品種(銅、鋁、鉛、鋅)總產量約為1073 萬噸,同比增長3.3%。其中再生銅275 萬噸,與2012 年持平;再生鋁520 萬噸,同比增長8.3%;再生鉛約150 萬噸,同比增長7.1%;再生鋅128 萬噸,同比下降11.1%。據有關行業協會測算,2012-2013 年期間,與生產等量的原生金屬相比,廢有色金屬回收利用相當于減少原生礦開采7.1 億噸。
圖16 2009-2013年我國主要再生金屬產量
![]()
近兩年,我國廢有色金屬綜合利用的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全自動化廢金屬預處理設備、先進的再生銅熔煉技術、再生鋁雙室反射爐技術、再生鉛富氧熔煉技術、富氧燃燒等節能技術、高效收塵等環保技術已被多家企業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完成了廢易拉罐熔煉生產的鋁合金鑄錠的工藝的研發,建成年處理廢鋁易拉罐10000噸示范生產線。產業集中度穩步提高,年產能10萬噸以上的再生銅企業達到6家,30萬噸以上的再生鋁企業5家。
工信部、環保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鋁行業規范條件》和《關于促進鉛酸蓄電池和再生鉛產業規范發展的意見》等文件。
|
相關文章
- 全球及中國VOCs行業分析研究報告(2024)簡介2024-06-07
- 中國商用廚余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報告(2024)2024-06-26
- IIM信息:全球及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分析報告2024-08-07
- 丁二酸(酐)行業全產業鏈分析報告2024-10-10
-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國綠色甲醇行業分析報告2024-12-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2025-01-24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