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2013年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年度監測分析報告(4)
時間:2014-12-18 17:47來源:GEP Research 作者:GEP Research 點擊:
次
一、我國資源綜合利用總體情況 2013年以來,隨著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步伐加快以及國家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各項相關政策的出臺和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利用規模穩步增長,利用水平不斷提升,資源環境效益進一步顯現。 (一)綜合利用規模逐步擴大 2013年,我國礦產資源利用水平總體較好,部分重點大中型露天煤礦、露天鐵礦開采回采率達到95%以上,部分礦山銅礦、鉛礦、鋅礦等有色金屬礦種的選礦回收率達到80%以上
2.有色行業冶煉廢渣
2013年,有色行業冶煉廢渣產生量1.28億噸,綜合利用量2240萬噸,綜合利用率17.5%。赤泥產生量約為7300萬噸,利用量約290萬噸,利用率為4%左右。由于近年來鋁土礦的品位降低,導致拜耳法赤泥的產生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國赤泥的累計堆存量已達3億多噸。銅渣、鉛鋅渣產生量分別為1240萬噸、708萬噸,基本得到綜合利用。
環境保護部發布了《鉛鋅冶煉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赤泥低成本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及示范課題研究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年處理30萬噸赤泥砂化脫水制備水泥鐵質校正劑中試完成。利用燃煤鍋爐酸性煙氣對拜耳法赤泥進行脫堿取得初步突破。赤泥膠凝材料、赤泥基多孔蜂窩材料、赤泥固硫劑、赤泥塑料等技術均取得技術突破。
(五)化工廢渣
2013年,我國電石渣產生量2011萬噸,綜合利用率已達100%,主要用于生產水泥、碳化磚、粉煤灰磚、室內裝飾材料等建材產品,近年來擴展到用于工業脫硫及生產碳酸鈣、氯化鈣、硫酸鈣等化工產品。純堿白泥利用量300萬噸,利用率16%,主要用于工程土、鍋爐脫硫劑、建筑材料等領域,保險粉殘渣利用已進行中試。
圖11 2009-2013年我國電石渣產生情況
![]()
2013年,我國鉻鹽廢渣(含鉻廢渣、含鉻鋁泥、含鉻芒硝)產生量90萬噸,綜合利用率100%,其中含鉻廢渣解毒后用于燒結煉鐵、水泥礦化劑,含鉻鋁泥在廠區內生產鉻粉,含鉻芒硝用于生產硫化堿。黃磷渣產生量960萬噸,綜合利用率95%,主要用于生產水泥混合材、免燒磚、礦渣棉等。鋇業生產廢渣產生量48萬噸,綜合利用率20%左右。主要用于生產蒸壓磚、水泥添加磚等。
(六)建筑垃圾
2013年,我國建筑垃圾產生量約為10億噸,其中拆除建筑產生的建筑垃圾約7.4億噸,建筑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約為2.6億噸。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量5000萬噸,其中利用建筑垃圾年生產再生骨料等建材制品約3000萬噸,其他用途約2000萬噸。目前,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僅為5%。
圖12 2009-2013年我國建筑垃圾產生情況
![]()
我國北京、上海等20 多個省市均已開展建筑垃圾資源化工作。吉林省、廣州市、青島市、昆明市、許昌市等省市相繼出臺了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條例和規章。已建成并具備年生產能力在100 萬噸/年以上的生產線20 余條。
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利用建筑垃圾生產粗細骨料和再生填料工作,規模化運用于路基填充、路面底基層、臨時設施等高速公路建設過程,目前已在陜西省西咸北高速公路實施了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示范工程。相關行業頒布實施了《工程施工廢棄物再生利用技術規范》(GB/T 50743-2012)。
(七) 廢舊路面材料
2013 年,我國國省道干線公路大中修工程年產生瀝青路面舊料達1.8 億噸,水泥路面舊料達4000 萬噸,綜合利用率約40%。
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公路路面材料循環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快路面材料循環利用技術研發和推進瀝青、水泥路面再生技術規模化應用。頒布了《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技術規范》(DB53/T 507-2013)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術細則》(JTG/T F31-2014)等行業標準規范。
(八) 廢水
2013 年,全國新增礦井水利用量2 億立方米,礦井水利用量達44億立方米/年,利用率達65%。全國新增海水淡化能力16 萬噸/日。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09.8 億立方米,再生水廣泛應用于工業用水、市政用水和景觀用水。
圖13 2010-2013年我國礦井水涌水量與利用情況
![]()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礦井水利用發展規劃》,強調了重點產煤礦區、大涌水量礦區和嚴重缺水礦區等重點礦區的礦井水利用工作,結合各地區礦井水資源及利用條件,提出了礦井水利用發展方向和重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海水淡化試點單位名單,深圳市等8 家單位和青島市等2 家單位分別被命名為第一批和第二批海水淡化試點單位。有關方面成立了國家海水淡化產業聯盟。
(九) 廢氣
1.鋼鐵行業廢氣
2013 年,我國高爐煤氣綜合利用率達96.62%,同比提高1.39 個百分點;轉爐煤氣綜合利用率達99.94%,同比提高1.35 個百分點,噸鋼轉爐煤氣回收量102 立方米,同比增長4.4%;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率達98.69%,同比降低0.76 個百分點。
2.化工行業廢氣
2013 年,全國黃磷尾氣排放量約26 億立方米,利用率約50%。內燃式電石爐生產電石排放廢氣12 億立方米,其中密閉式電石爐產生的爐氣全部得到綜合利用。
3.二氧化碳
2013 年,我國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產能近1000 萬噸,參與回收的企業近300 家。回收提純的產品主要用于金屬加工、注井采油、食品添加劑、化工產品加工等。
圖14 我國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情況(裝置能力)
![]() |
相關文章
- 全球及中國VOCs行業分析研究報告(2024)簡介2024-06-07
- 中國商用廚余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報告(2024)2024-06-26
- IIM信息:全球及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分析報告2024-08-07
- 丁二酸(酐)行業全產業鏈分析報告2024-10-10
-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國綠色甲醇行業分析報告2024-12-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2025-01-24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