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2013年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年度監測分析報告(5)
時間:2014-12-18 17:47來源:GEP Research 作者:GEP Research 點擊:
次
一、我國資源綜合利用總體情況 2013年以來,隨著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步伐加快以及國家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各項相關政策的出臺和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利用規模穩步增長,利用水平不斷提升,資源環境效益進一步顯現。 (一)綜合利用規模逐步擴大 2013年,我國礦產資源利用水平總體較好,部分重點大中型露天煤礦、露天鐵礦開采回采率達到95%以上,部分礦山銅礦、鉛礦、鋅礦等有色金屬礦種的選礦回收率達到80%以上
四、農林廢物綜合利用
2013 年,我國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量大幅上升,原料化、能源化技術得到較快發展。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850 萬千瓦,年發電量約370 億千瓦時,其中熱電聯產超過100 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800 萬噸,折合標準煤約400 萬噸。
(一) 秸稈
2013 年,我國秸稈可收集量約8.3 億噸,綜合利用量約6.4 億噸,綜合利用率達77.1%。新增機械化秸稈還田面積3600 萬畝以上,新增秸稈粉碎還田機4.2 萬臺、秸稈撿拾壓捆機0.4 萬臺。秸稈直接還田量約為2.4 億噸,占總量的28.7%。
圖15 2011-2013年我國秸稈收集與利用情況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環保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農業部、財政部制定了《2013年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秸稈腐熟還田面積不斷增加。積極開展秸稈壓塊成型、秸稈氣化等秸稈生物質能源技術及其他技術,大力發展秸稈養畜。開展高粱秸稈發酵、工農復合纖維類生物質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研究。
(二)林業三剩物和次小薪材
2013年,我國林業三剩物及次小薪材產生量約為2.1億噸,其中采伐剩余物約占15%、造材剩余物約占5%、木材加工剩余物約占50%,綜合利用量為2億噸,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主要用于造紙、生產人造板、養殖食用菌和生物質能源化利用等方面。
林業剩余物能源化利用取得較大進展,現已形成以成型燃料、液體燃料、熱電聯產、氣體燃料等為主的多元化格局。生物合成液體燃料先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以灌木平茬物為燃料的林業生物質熱電聯產機組已投產運營,木質纖維素轉化乙醇技術研發取得較大進展,年產5000噸生產示范線建成投產。
(三)畜禽養殖廢棄物
目前,我國畜禽養殖廢棄物年產生量約38億噸,處理率約42%。2013年,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戶用沼氣47.8萬戶、大中型沼氣540處、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8520處、鄉村服務網點7251處。全國新增農村沼氣用戶80萬戶左右。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國沼氣用戶達4300萬戶,年處理畜禽養殖廢棄物2億噸左右,規模化沼氣工程已發展到10萬處,年可處理糞污17億噸。
(四)海洋與水產品加工廢物
2013年,我國海洋與水產品加工廢物利用較快發展,產業技術應用和推廣不斷加快。利用海洋與水產品加工廢物生產海鮮調味品、飼料等技術工藝日趨成熟,利用貝殼等廢物生產高檔陶瓷制品、工藝品技術得到快速發展。中外合作承擔的“水環境污染、水產食品安全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項目,在水產品加工廢棄物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技術、水產品及水體中重金屬脫除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相關文章
- 全球及中國VOCs行業分析研究報告(2024)簡介2024-06-07
- 中國商用廚余垃圾處理行業研究報告(2024)2024-06-26
- IIM信息:全球及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分析報告2024-08-07
- 丁二酸(酐)行業全產業鏈分析報告2024-10-10
-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國綠色甲醇行業分析報告2024-12-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2025-01-24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