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關于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5)
4.調查對象 現場調查應結合對排水口或岸上檢查井的觀測,對前期調查記錄表進行復核、補缺、確認、梳理與最終歸類。 1)排水口旱天調查:調查對象為旱天存在污水排放和有溢流污染的排水口,并進行三級歸類編號,標注為a; 2)排水口雨天調查:調查對象為雨天存在污水排放和有溢流污染的排水口,并進行三級歸類編號,標注為b; 3)水體水倒灌調查:調查對象為已設置截流設施的排閥或者閘門等防倒灌措施的排水口。 2.2.3成果編制調查成果由調查圖紙、調查記錄表及調查報告組成。 1.調查圖紙同一調查區域的調查成果應使用與當地基礎測繪相一致的平面坐標和高程系統;調查成果底圖比例尺不應小于1:1000,宜采用1:500。 2.調查記錄表對現場調查記錄表進行校核,形成調查記錄表;參見附錄B。 3.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包括排水口調查的項目背景、調查范圍、調查時段、調查時氣候和氣象情況、調查方法及調查成果。調查成果要能夠反映排水口數量、尺寸、類別、排出水(溢流水)類別、時間和相應的水質、水量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分類提出治理對策。對于因客觀原因無法調查的排水口或存在特殊情況的排水口應予以說明。 2.3排水口治理 2.3.1治理對策 排水口治理必須與有效解決雨污混接、排水管道及檢查井各類缺陷的修復、以及設施維護管理統籌進行。本節僅重點提出各類排水口的治理措施。 1.分流制排水口 1)分流制污水直排排水口分流制污水直排排水口必須予以封堵,將污水接入污水處理系統,經處理后達標排放。污水不得接入雨水管道。 2)分流制雨水直排排水口當初期雨水是引起水體黒臭的主要原因時,可在排水口前或在系統內設置截污調蓄設施。 3)分流制雨污混接雨水直排排水口分流制雨污混接雨水直流排水口不能夠簡單地封堵,應在重點實施排水管道雨污混接改造的同時,增設混接污水截流管道或設置截污調蓄池,截流的混接污水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或就地處理。在沿河道無管位的情況下,混接污水截流管道可敷設在河床下,但是該管道要采取嚴格的防河水入滲措施。排水口改造時,應采取防水體水倒灌措施。 4)分流制雨污混接截流溢流排水口分流制雨污混接截流溢流排水口應在重點實施排水管道雨污混接改造的同時,按照能夠有效截流的要求,對已有混接污水截流設施進行改造或增設截污調蓄設施。排水口改造時,應采取防水體水倒灌措施。 2.合流制排水口 1)合流制直排排水口合流制直排排水口應按照截流式合流制的要求增設截流設施,截流污水接入污水處理系統,經處理后達標排放。在沿河道無管位的情況下,截流管道可敷設在河床下,并應采取嚴格的防河水入滲措施。排水口改造時,要采取防水體水倒灌措施。 2)合流制截流溢流排水口應有效提高合流制截流系統的截流倍數,保證旱天不向水體溢流。 3.其它排水口1)泵站排水口在排水管道系統完善和治理的同時,根據現有泵站排水運行情況,優化運行管理,特別是要降低運行水位,減少污染物排放量。 2)沿河居民排水口對近期保留的居民住房,可采用沿河堤掛管、沿河底敷設管道的方法收集污水。 3)設施應急排水口通過增加備用電源和加強設備維護,特別是加強事先保養工作,降低停電、設備事故發生引起的污水直排。 2.3.2治理新技術 根據排水口現狀和存在問題,并結合新技術、新設備的適用條件,對排水口進行改造。 1.溢流污染控制技術 1)液動下開式堰門截流技術:在排水口檢查井中設置液動下開式堰門,通過油缸控制堰板上下運動,實現對溢流污染的控制。 2)旋轉式堰門截流技術:在排水口檢查井中設置旋轉式堰門,通過控制堰板旋轉運動實現對溢流污染的控制。 3)定量型水力截流技術:在排水口檢查井中設置定量型水力截流裝置,通過浮筒的水力浮動對初期雨水進行定量截流,實現對溢流污染的控制。 4)雨量型電動截流技術:在排水口檢查井中設置雨量型電動截流裝置,根據雨量信息對初期雨水進行截流,實現對溢流污染的控制。 5)浮箱式調節堰截流技術:在排水口前的檢查井中設置無動力式浮箱調節堰截流裝置,通過浮箱的水力浮動實現對溢流污染的控制。 6)浮控調流污水截流技術:在排水口前的檢查井中設置調流閥、浮渣擋板、除油浮筒和可調式溢流堰,通過設備的共同作用,實現對污水和初期雨水的分離。 2.防水體水倒灌技術 1)水力止回堰門技術:在排水口檢查井中設置水力止回堰門,堰門依靠自身的浮力和液位差進行旋轉,防止水體水倒灌。 2)水力浮動止回堰門技術:在排水口檢查井中設置水力浮動止回堰門,堰門依靠自身的浮力上下運動,防止水體水倒灌。 3)浮控限流技術:在排水口檢查井中設置限流閥,在保證截流管恒定流量的同時,防止水體水倒灌進入污水管網。 4)水力浮控防倒灌技術:在排水口檢查井中設置浮筒閘門,浮筒依據水體水水位控制閘門開啟度,防止水體水倒灌。 5)可調堰式防倒灌技術:在排水口檢查井中設置可調式溢流堰,溢流堰可根據堰前后水壓的不同,調節溢流堰堰高,防止水體水倒灌。 3.排水口臭味控制技術光催化氧化除臭技術:對排水口內及周邊臭氣進行主動收集,應用光化學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去除其中的惡臭物質,確保排水口暗涵沿線空氣質量良好,并確保截污溝內氣體的安全和穩定。 |
相關文章
- 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政策(環辦函[2015]1398號)2015-09-07
- 新型人工濕地技術推進黑臭水體治理2016-06-28
- 水環境監測與污染防治技術應用高峰論壇(2020年9月11-12日杭州)2020-06-18
- 2023中國汽車拆解大會 暨上海國際汽車拆解裝備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展覽會2023-08-17
- 2023中國青島綠色發展大會暨山東青島宜居博覽會2023-08-31
- 第四屆海峽城市環境論壇&第四屆廈門國際環保展2023-10-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