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農經司負責人就《全國農村沼氣發展“十三五”規劃》答記者問(2)
問:我國農村沼氣主要歷經了怎樣的發展過程?經過多年建設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答:我國農村沼氣發展始于上世紀20年代。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經歷了兩起兩落的曲折發展過程。80年代中期到本世紀初期,戶用沼氣技術模式日趨成熟完善,并從2003年起在中央投資的支持下開展了大規模建設。“十一五”末期和“十二五”時期,中央投資在繼續支持戶用沼氣建設的同時,擴大了支持范圍,開展了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大中型沼氣工程、沼氣服務體系建設。自2015年以來,根據農村沼氣發展面臨的新形勢,中央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重點支持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和生物天然氣工程試點項目建設,農村沼氣邁出了轉型升級的新步伐。 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戶用沼氣達到4193萬戶,受益人口達2億人;各類沼氣工程超過11萬處,生物天然氣工程開始試點建設,在集中供氣、發電上網及并入城鎮天然氣管網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鄉村服務網點達到11萬個,覆蓋沼氣用戶74%以上。農村沼氣的大發展帶來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全國沼氣年生產能力達到158億立方米,約為天然氣消費量的5%,每年可替代化石能源約1100萬噸標準煤;年可生產沼肥7100萬噸,按氮素折算可減施310萬噸化肥,可為農民增收節支近500億元;年處理畜禽養殖糞便、秸稈、有機生活垃圾近20億噸,減排二氧化碳6300多萬噸。可見,農村沼氣在增強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農村生態文明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充分肯定農村沼氣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和農業生產方式、農村居住方式、農民用能方式的變化,農村沼氣發展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一是農村戶用沼氣使用率普遍下降,農民需求意愿越來越小,廢棄現象日益突出。二是中小型沼氣工程整體運行不佳,多數虧損,長期可持續運營能力較低,存在許多閑置現象。三是沼氣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三沼”(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水平不高,一些工程甚至存在沼氣排空和沼液二次污染等嚴重問題。四是農村沼氣發展尤其是規模化沼氣發展還面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各項扶持政策還不夠健全,在管理上仍存在注重項目投資建設、忽視事中事后監管服務等問題。 “十三五”時期,農村沼氣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環境將持續發生重要變化,生態文明建設、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能源革命、新型城鎮化這些國家核心戰略都將對農村沼氣事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提出更高的要求。 |
相關文章
- 影響農村水環境因素有哪些?2015-03-06
- 濕地處理農村污水靠譜嗎?2015-04-28
- 誰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體?2015-10-16
-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就《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指2017-02-27
- 《關于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有關問題答記者問2019-07-26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