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滬府發〔2015〕74號)(6)
六、加強河湖海域及地下水污染防治 ?。ㄊ牛┎粩嗌罨拥谰C合整治 2015年底前,完成全市建成區內黑臭水體排查,分析原因,制訂逐年整治計劃方案,公布黑臭水體名稱、責任人及達標期限,并根據市民訴求進行動態管理。對目前已確定的建成區內56條段黑臭河道,由所在區縣人民政府負責制定方案進行整治。同時開展200公里重污染河道治理。到2017年底,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到2020年,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體。以國考斷面和市考斷面為重點,梳理分析全市劣于Ⅴ類的水體,編制并實施不達標水體的達標方案。把水環境矛盾突出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河道周邊等區塊,優先納入全市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將水質達標治理與重點區域生態綜合治理、“198”區域建設用地減量化、名鎮名村保護和改造等工作緊密結合,排定實施時序,合力推進水質改善。按期完成斷面水質達標任務,持續改善已達標斷面水質,并力爭提升水質類別。對超標控制單元實行嚴于排放標準的差異化要求,必要時采取限批等措施。(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環保局、市農委、市城管執法局、各區縣政府) ?。ǘ┏掷m推進河湖水生態保護 按照國家《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修編)》要求,繼續實施《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修編)》明確的相關任務,推進青西三鎮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計劃,2020年底前,完成淀山湖、汪洋湖及周邊水系生態修復工程、淀山湖入湖河道(上海段)整治、太北片和太南片水環境改善控制工程、淀山湖內源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元蕩圍網養殖拆除及生態修復工程等重點工作。深化研究淀山湖、滴水湖等主要湖庫的富營養化問題,防治湖庫富營養化。嚴格控制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生產使用情況調查。監控評估水源地、水產品集中養殖區等重點區域風險,實施相關控制措施。持續實施河湖水生態監測,推進河湖生態健康狀況的跟蹤評估。(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農委、市綠化市容局、各區縣政府) ?。ǘ唬┘訌娊逗S蛭廴痉乐?/span> 堅持陸海統籌,以實施污染源防控為重點,突出系統治理,強化協同執法監管,持續削減本市陸源入海及海上污染負荷。開展總氮、總磷污染總量控制,研究實施長江口、杭州灣等重點河口海灣污染綜合整治。劃定并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修復受損海洋生態系統,2017年建成大金山島保護與開發利用示范項目,2018年完成金山城市沙灘西側水上活動區生態修復工程。研究設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全面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單位:市海洋局、市水務局、市環保局、相關區縣政府) (二十二)強化船舶港口污染防治 積極治理船舶污染,增強港口碼頭污染防治能力。嚴格執行《上海港船舶污染防治辦法(2015年)》,進一步完善全港船舶廢棄物(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回收處理體系,持續加強現場監督管理。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實行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零排放”,具備納管條件的港口區域全面實現污水納管處理。開展浮吊市場的專項整治,壓縮規模、分批取締,消除航運安全隱患和水上污染源。加強對內河危險品船舶的監管力度,在本市水域內全面禁運《內河禁運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試行)明確的相關危險品;繼續完善長湖申線(太浦河)危險品禁運制度;進一步加強危險品船舶的日常監管工作,確保內河危險品船舶運輸處于受控狀態。積極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大力發展LNG等新能源環保型船舶,優化船舶運力結構,提升本市船舶總體安全和環保水平。嚴格執行船舶新環保標準,2018年新投入使用的沿海船舶、2021年新投入使用的內河船舶執行新標準。2020年前,完成現有非達標船舶的改造,對改造仍不能達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責任單位:市交通委、上海海事局、市綠化市容局、相關區縣政府) (二十三)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 劃定地下水禁采限采范圍。2016年底,完成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和地面沉降區范圍劃分工作。繼續開展地下水跟蹤監測和評估工作,確定全市地下水重點監控區域。根據國家要求,加油站地下油罐應于2017年底前全部更新為雙層罐或完成防滲池設置。(責任單位: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經濟信息化委、相關區縣政府、相關企業)
|
相關文章
- 一圖讀懂黑龍江省地下水污染如何防治?2020-10-22
- 上??苫厥瘴镞\輸方式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補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塑料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玻璃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