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滬府發〔2015〕74號)(7)
七、加大綜合管理制度創新力度 (二十四)建立水質目標責任考核制度 進一步強化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以市、區縣兩級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協調推進委員會作為全市和各區縣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機構,依托委員會工作機制和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平臺,細化落實國家目標要求,將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各區縣、各行業和相關企業。按照《黨政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層層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實行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負責制,制定水環境治理領導責任制,建立市、區縣、鄉鎮、村四級領導責任體系,明確目標任務,嚴肅考核問責,確保水質改善。(責任單位:各相關部門、各區縣政府) (二十五)嚴格水生態空間管控制度 基于全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等級,劃定并嚴格實施全市生態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將濕地生態系統作為本市的重點保護對象,加強對濕地的保護力度,嚴控灘涂圍墾強度,有效維護長江河口地區的特殊生態環境,維持對全球具有重要意義的生物多樣性資源。提升內陸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效力,土地開發利用要留足濱河、濱湖、濱海地帶,保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魚類洄游通道、重要濕地等生態空間,擠占的要限期退出。因地制宜,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積極開展濱海退化濕地、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恢復等重大生態工程,提升林地、濕地質量,保護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森林、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的生態服務功能。重點加強淀山湖區及黃浦江上游水系空間保護。梳理和恢復河道水網,提高水系連通性,依托河網水系構建本市重要的“水-綠”生態廊道,推進林水一體化建設,保障市域河面率。形成14片226條骨干河道為主的河網水系格局。(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市水務局、市綠化市容局、各區縣政府) (二十六)加強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 從嚴核定水功能區和近岸海域的水域環境容量并分階段制定總量控制和削減方案,嚴格控制進入水功能區和近岸海域的排污總量,重點對總氮、總磷分別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控制方案,并通過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明確排污單位總氮、總磷總量指標。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從嚴核定水域納污能力。基于水質達標要求,明確區域、流域限制排污總量控制目標,兼顧水環境質量改善的階段性要求和技術經濟可行性,統籌確定企事業單位必須控制的階段性污染物限制排放總量目標。將新(改、擴)建建設項目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環境影響評價重點,按照相關規定取得排放總量指標后方可進行建設。(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環保局、相關區縣政府) (二十七)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建立市、區縣及重點企業(集團)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實施區域和企業用水的總量控制與管理。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和管理,逐步按照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實施取水許可審批和年度取水計劃審核。嚴控地下水開采,對地熱水和礦泉水的開采嚴格實行取水許可和采礦許可。到2020年,地下水開采量控制在500萬立方米/年以內,地下水回灌能力保持在2300萬立方米/年以上,進一步控制地面沉降。加強節水“三同時”評估與監管,推進對大用水戶實時監管體系建設。滾動實施市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大力推進節水型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學校(校區)、小區、企業和機關的節水示范活動。推進工業節水工作,建立高耗水、高污染企業的逐步淘汰機制,抓好月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重點監管工業企業的對標和節水技術改造,不斷提高用水效率,進一步減少全市工業用水總量。開展再生水回用試點建設。到202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23%和20%。加強城鎮節水,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產品、設備。公共建筑必須采用節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節水標準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勵居民家庭選用節水器具。對使用超過50年和材質落后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到2020年,全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各區縣政府) (二十八)完善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制度 定期發布轄區內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地表水和地下水分水體、分斷面水質與水量(水位)狀況,2015年底前公布黑臭水體名稱、責任人及達標期限;在2015年“共同呵護身邊小河”活動的基礎上,每年開展百條鎮村級河道評選活動,持續推動公眾關注和參與。2016年起,按要求公開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水質等信息。繼續公開違法違規企業處罰整改情況等信息,嚴格執行《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重點排污單位應依法向社會公開其主要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等情況以及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完善政府、企事業單位、公眾溝通平臺,拓展企業、公眾等利益相關方參與決策的渠道。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發揮民間組織在環境社會管理中的積極作用,鼓勵和引導環保公益組織參與社會監督。推行環境公益訴訟。鼓勵有獎舉報。(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衛生計生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各區縣政府) |
相關文章
- 一圖讀懂黑龍江省地下水污染如何防治?2020-10-22
- 上海可回收物運輸方式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補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塑料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玻璃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