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業綠色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全文】
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印發《上海市工業綠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滬經信節〔2017〕98號 各區經委(商務委、科經委)、工業集團公司、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上海市制造業轉型升級“十三五”規劃》,按照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圍繞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本市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大力促進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我委組織編制了《上海市工業綠色發展“十三五”規劃》,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落實。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17年3月1日 上海市工業綠色發展“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時期,是上海工業創新驅動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克難攻堅期,也是形成綠色空間布局和綠色生產方式的戰略機遇期,根據工信部《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上海市制造業轉型升級“十三五”規劃》,為加快推進本市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制定本規劃。 一、“十二五”發展回顧 (一)發展成效 “十二五”期間,上海工業以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為目標,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點產品,以末端治理向過程控制、源頭預防轉變為主線,健全節能標準體系、實施重點能效提升工程、加大淘汰力度、優化用能結構、擴大清潔生產覆蓋面、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完善節能管理方式、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全市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0.912噸標煤/萬元下降至2015年的0.742噸標煤/萬元,累計下降22.8%,超額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2015年全市全口徑工業用能總量為5815.6萬噸標煤,工業用能總量占全市比重約51.1%,較2010年降低5個百分點,對我市工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1、源頭預防,推進供給側結構調整 出臺國內首份《產業結構調整負面清單及能效指南(2014版)》,制訂差別化電價實施辦法,以強制性、約束性標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生存空間。“十二五”期間,累計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項目4208項,減少能源消費435萬噸標煤。加大高耗能落后設備淘汰、替代力度,推進21081臺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淘汰更新,完成替換11530臺S7及以下系列變壓器。全面削減分散燃煤,完成5153臺分散燃煤(重油)鍋爐和工業窯爐的清潔能源替代或關停,減少分散燃煤約300萬噸、重油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71萬噸,相應的,工業天然氣消費占比從3.8%快速上升至7.6%。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成立“上海市分布式光伏產業聯盟”,在本市工業企業屋頂累計推廣光伏約200MW。大力推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累計推廣節能燈796.2萬只、節能家電329萬臺,推薦5661個型號高效電機、1670個型號節能工業產品入圍國家推廣目錄,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2、過程控制,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十二五”期間,組織實施重點節能技術改造項目398項,項目投資57.8億元,節能量99.43萬噸標煤,主要用能產品能效全面提高,10項產品單耗指標達到國內外行業先進水平,本市列入“萬家企業低碳行動”的工業企業完成國家下達節能量目標的132.7%。在鋼鐵、石化、電力等12個重點行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完成1304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清潔生產方案7753項,節能50.77萬噸標煤,節水1446.48萬噸,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相比2010年下降42.4%,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氮、化學需氧量等主要工業污染物相比于2010年分別下降63.8%、55.7%、50%、27.9%。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利用水平、研發能力國內領先。完善上海市工業能效監控平臺,建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上報制度,完成420家工業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挖掘節能潛力98萬噸標煤。累計制定產品能耗限額標準70項,產品能效等級標準17項,管理類標準58項。 3、培育能力,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十二五”期間,認定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29項,項目投資額3.14億元,認定使用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設備企業224家,設備投資31.36億元。超超臨界發電機組、非晶合金配電變壓器、高效照明及智能控制系統等節能環保技術產品在國內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節能環保領域上市企業35家,產值(主營業務收入)20億以上企業超過10家。國家和本市備案合同能源管理企業由“十一五”末的52家增至2015年的427家,388項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獲得市財政獎勵,節能量19.72萬噸標煤。上海臨港再制造產業園區成為目前唯一一個同時獲得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國家質檢總局等部委批復支持的國家級再制造示范基地,浦東張江建設了上海國家半導體照明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依托虹口、楊浦、寶山等生產性服務業園區,形成了一批以花園坊節能環保園為代表的服務業集聚區。 (二)困難與問題 要進一步推進本市工業綠色發展,當前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新項目能效水平有提升空間,大型項目通常在開工前幾年完成項目設計,用開工當年的節能技術和水平來衡量,存在節能潛力。二是企業實施節能改造動力不足。節能改造成本上升快,單位節能量的節能成本從2007年的2700元上升至2015年5800元。同時節能監察隊伍相對薄弱,節能監察覆蓋面還不足。三是工業固廢利用面臨挑戰。本市75%左右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分布在104工業區塊外,企業面臨調整淘汰壓力。同時,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涉及廢棄物回收、分類處置、回收利用、產品銷售等多個環節,導致廢舊資源的回收以個體“游擊隊”為主,無序競爭和環境不良擠壓規范企業的發展空間。 |
相關文章
- 上海市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2020-03-27
- 上??苫厥瘴镞\輸方式2023-12-26
- 上??苫厥瘴镅a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塑料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玻璃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