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業綠色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全文】(2)
二、“十三五”發展環境和趨勢 “十三五”時期,本市工業綠色發展面臨調整轉型挑戰不斷加大、環境質量要求持續提高、資源能源約束更加趨緊等新環境、新要求和新動力、新契機。 從國際來看綠色壁壘越筑越高。全球能源和環境危機推高了國際競爭中的綠色壁壘,一是作為碳排放總量世界第一的大國,我國承受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節約能源的巨大壓力。2015年6月30日,我國遞交的《國家自主貢獻方案》明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于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二是發達國家紛紛開始施行“領跑者”計劃、環境能效標識、低碳標識、節能型產品銷售商評價等制度,在國際貿易中設置綠色壁壘。三是通過技術創新占據產業競爭力制高點成為發展趨勢,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物聯網、云計算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引領了綠色制造的發展趨勢。 從國內來看綠色發展成為潮流。國家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位一體的發展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使得工業綠色發展需求凸顯。一是政策引導作用逐漸顯現,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實施,能源高效利用、土壤修復、黑臭河整治、海綿城市建設等將帶動萬億投資。二是資本市場對綠色發展推動作用日益明顯,節能環保新興技術快速涌現,環境風險投資、合同能源管理、碳排放權交易等市場都孕育著巨大商機。三是《中國制造2025》明確把工業綠色發展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著力點,提出了涵蓋能耗強度、碳排放強度、用水強度、固廢綜合利用率等方面的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為深入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和培育節能環保產業帶來新契機。 從上海來看綠色管理持續深化。“十三五”時期是本市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突破關鍵期,對工業綠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工業發展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空氣、水、土壤專項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更高環保要求,主要污染物控制種類不斷增加,控制指標趨緊。二是碳排放峰值目標的設置給工業綠色發展增添了新壓力,本市提出“2025年前后本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工業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及能源消費總量的關鍵領域,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總量控制任務艱巨。三是節能環保投入維持高位,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政府環保投入維持高位,園區綠色循環化改造、循環經濟產業鏈構建、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等將拉動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新一輪投資。 |
相關文章
- 上海市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2020-03-27
- 上海可回收物運輸方式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補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塑料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玻璃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