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大霧霾的小秸稈能不能治?
中國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入冬以來多次出現重污染天氣。 除了靜穩天氣成為誘因外,據專家介紹,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質燃燒(即秸稈焚燒)排放,也是導致冬季區域性大范圍重污染的“元兇”。以哈爾濱為例,監測數據顯示,燃煤、生物質燃燒(即秸稈焚燒)和機動車排放是全市PM2.5污染最主要的貢獻源,占比分別為35%~40%、20%~30%和20%左右。 小小秸稈,為何會帶來如此多的連鎖反應?怎樣才能解開焚燒秸稈屢禁不止的“怪圈”? 焚燒秸稈危害幾何? 高發期對霧霾貢獻率可能達20%左右 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的數據顯示,2016年11月,環境衛星共監測到全國秸稈焚燒火點960個(不包括云覆蓋下的火點信息),涉及18個省65個市。其中,黑龍江省火點數量為715個,比2015年同期減少492個。山西省火點數量為94個,比2015年同期增加69個。內蒙古以40個火點排在第三位,余下分別為吉林、遼寧、河北、新疆、山東、寧夏、甘肅、湖北、江西、天津、廣東、安徽、河南、廣西、浙江。 焚燒秸稈火點分布的省份,與入冬以來霧霾頻發的區域大致吻合。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房春生表示,根據近3年的監測結果分析,發現疑似燒秸稈火點的區域與污染區域關聯性很強,而且污染地區空氣中的鉀離子等含量高,鉀離子等是秸稈焚燒的特征元素。 專家表示,根據研究發現,在焚燒秸稈高發期出現的嚴重污染天氣中,焚燒秸稈帶來的污染物對霧霾的貢獻率可能達20%左右。 “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近幾年通過測定碳同位素來區分污染物的來源,發現在夏秋和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氣中,來自生物質燃燒也就是焚燒秸稈的污染物比例甚至會高達40%~50%。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現象。”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解釋說,通過同位素信息判定的方式可以判斷顆粒中各個成分的來源。比如,通過顆粒中碳14的測定,可以判定霧霾中有多少成分來源于秸稈燃燒;通過測定碳13的含量,可以判斷有多少成分由燒煤形成,有多少由燒石油形成。這種方法誤差范圍只有1%左右。 彭應登告訴記者,焚燒秸稈具有季節性、區域性和突發性,增加了監管的難度。秸稈焚燒現象大多集中在夏秋和秋冬季節,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大,區域之間也會相互影響。由于污染面廣、排放強度大,加上低空排放,焚燒秸稈對臨近地面空氣質量影響較大,對人體健康有著直接影響。 事實上,秸稈焚燒排放的不僅僅是看得見的煙塵,其中還包含大量TSP(空中懸浮物)、CO、CO2等污染物,其CO2的排放比例遠遠大于燃燒普通樹木的比例。通常認為,我國農村的空氣質量要好于城市,然而焚燒秸稈,使得農村地區空氣中煙塵、顆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濃度急劇增加,空氣質量迅速下降,不利于人體健康。 |
相關文章
- 北京:《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2018-03-23
- 《山西省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生產2018年行動計劃》【附項目】2018-04-25
- 河北:《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2018-08-01
- 關于印發山西省綠色制造2019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附項目)2019-05-29
- 上海可回收物補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