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大霧霾的小秸稈能不能治?(3)
污染為何管不?。?/span> 秸稈“出口”少,補貼力度不足 盡管各地下了大力氣對秸稈焚燒進行監管,可是政策執行并不理想,秸稈焚燒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如何減輕基層監管壓力,調動農民積極性,仍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國家農業重點科技項目組組長張利群發現,全國每年產生的9億多噸秸稈中1/3被浪費,8000多萬噸廢渣污染環境,這一問題急需一批典型模式、典型經驗來破解。 “應該更多地總結各地經驗,復制放大典型模式。”張利群建議。 近年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一直在進行著“貓捉老鼠”的游戲,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步伐,遏制秸稈焚燒現象蔓延,已是當務之急。 黑龍江省省長陸昊說:“治理秸稈焚燒不能一味地去堵,光靠堵能行嗎?還是要疏堵結合,在‘疏’上多下功夫。” “黑龍江省秸稈處置最大的問題是,量大‘出口’少。”黑龍江省農委種植業處副處長修國輝說,黑龍江省冬季漫長,秸稈腐爛、發酵慢,秸稈還田在當地并不是綜合利用的好辦法。“以哈爾濱為例,每年秸稈產生量是1700萬噸,利用率為63%,實際利用1071萬噸,有629萬噸棄置在田間地頭,明年種地之前必須得處理掉,怎么辦?對農民來說,一燒了之是最省錢、省事、省工的。而且農民認為這樣成本低、能增肥、能滅害蟲、減雜草。” 秸稈“出口”問題也困擾著其他地區。以前,秸稈都是農家的寶貝,可以墊豬圈、喂牲口、做薪柴……但是隨著社會發展,養豬被集中到養殖場,大牲口被農用機械所取代,做飯則用起了煤炭。資料顯示,1980年,我國農村生物質能源使用比重高達84.3%;到了2002年下降到56.3%,目前這一比重更低。“無用”的秸稈被大部分農民用更省事的辦法處理掉,就是直接焚燒。每到夏秋收獲的季節,由秸稈焚燒引發的大氣污染就會覆蓋中東部數個省份。 河南省商水縣委副書記、縣長熊和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秋季秸稈焚燒污染防治工作之所以被動,主要因為玉米秸稈產出量較大,但綜合利用項目的研發、推廣卻十分滯后,除少量進行青貯養?;蜃鳛槿剂系玫嚼猛?,大部分只能作為廢棄物進行處理。其次是秸稈清理運輸難。近年來,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入城市務工,老人、婦女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客觀上造成了秸稈清理運輸困難。加之勞動力價格上漲較快,農村勞力外出務工日均收入在100元以上,而清運秸稈費時費力又缺乏經濟效益,致使很多農村勞動力認為,返鄉夏收秋收很不劃算。 “秸稈禁燒要轉變思維,要算好經濟賬。”常紀文指出,秸稈綜合利用必須有經濟效益,否則企業不愿意做,農民沒有積極性。“一斤秸稈補貼幾分錢,還不夠運輸成本的。南方雨水多,土壤潮濕,秸稈還田效果還不錯。但是對北方地區,秸稈還田難度較大,應該探索多渠道綜合利用秸稈。” 為了解決秸稈綜合利用資金問題,今年6月,農業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通知,將選擇農作物秸稈焚燒問題較為突出的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等10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 但是在修國輝看來,政府補貼的錢還是不夠,每年秋季玉米被聯合收割機采收之后,被打碎的秸稈如果不用摟草機、打包機,很難從地里清理出來,動輒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打包機難以成為村民家的“標配”。“撥款相當大一部分用于購買打包機等機械設備”。而對農民來說,如果秸稈還田,平均一畝地秸稈粉碎要40塊錢,再加上深耕犁地,一畝地成本就要七八十元,不劃算。 |
相關文章
- 北京:《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2018-03-23
- 《山西省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生產2018年行動計劃》【附項目】2018-04-25
- 河北:《關于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燒的決定》2018-08-01
- 關于印發山西省綠色制造2019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附項目)2019-05-29
- 上??苫厥瘴镅a貼2023-12-26
- 上??苫厥瘴飶U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