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巴西生產燃料乙醇的經驗與啟示
時間:2009-09-01 15:17來源:GEP Research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1975年以來,用作燃料的乙醇耗量迅速增長,當時聯邦政府又頒發了旨在降低石油進口的"Proalcool"計劃,有關廠商因而受到鼓舞,擴大了甘蔗生產,并建設新的釀酒廠,生產用作生物燃料的乙醇。
1 生物燃料乙醇
從1923年起,巴西就將乙醇混入汽油中,其混入比例約為5%~40%不等。1975年以來,用作燃料的乙醇耗量迅速增長,當時聯邦政府又頒發了旨在降低石油進口的"Proalcool"計劃,有關廠商因而受到鼓舞,擴大了甘蔗生產,并建設新的釀酒廠,生產用作生物燃料的乙醇。
在過去30年里,巴西的甘蔗產量從1975年的9100×104t增長至2007年的49100×104t,2007年的甘蔗產量相當于5.89×108bbl一次能源產量。這些甘蔗是由7萬名農民在600×104μm2土地上種植出來的,耕地面積約為巴西全部耕地面積的2.7%。自"Proalcool"計劃實施以來,聯邦政府已經節約了用于進口原油(包括關稅)的外匯約1500億美元。
巴西燃料銷售網共有3萬多個加油站為2600×104輛在汽油中混入22%~26%乙醇的汽車和540×104輛用純乙醇或含不同比例乙醇(可變燃料技術)的汽車加油。與此同時,汽車業推出了可變燃料汽車,它們可使用純乙醇、汽油或兩者以任何比例摻混的燃油。這些可變燃料汽車在巴西非常流行,銷量達200×104輛,占2007年汽車總銷量的86%。這種流行趨勢的出現有以下3個理由:首先是汽油價高,消費者要尋求廉價的能源,而乙醇價格僅為汽油的60%;其次,可變燃料汽車使消費者可更靈活地選用燃油品種,從而少受市場價格變化的影響;再次,選用純乙醇或乙醇-汽油混合物作燃油可使有關從業人員(包括甘蔗地里的農民)獲得環境和社會效益。2004年以來,可變燃料車輛銷售成為巴西汽車業的主要增長點。
繼最初的可變燃料汽車所采取的對策成功之后,2005年汽車業又推出了三種燃料(汽油、乙醇和天然氣)汽車。而且,又開發了基于乙醇的燃料電池新項目,與此同時,巴西政府推出了"生物柴油"計劃,為乙醇和植物油開辟了新市場,第一年就可節約柴油80×104m3。
乙醇用作燃料時,對環境的主要好處是可減少二氧化碳、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污染物的排放,這一點對一些大城市(如圣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等)尤為重要。乙醇是一種清潔燃料,其生產過程幾乎完全是可持續的,因為含碳氣體通過甘蔗循環,不會按與汽油或柴油相同的比例把化石CO2釋放到大氣中。由于乙醇廠采用了可持續的生產工藝。它具備充分的潛在條件可獲得"京都議定書"規定的碳信用。產生的甘蔗渣可燃燒產生蒸汽,為蒸餾和發電供給能量。產自糖廠的糖漿以水稀釋或與甘蔗汁混合后送往發酵,而蒸餾釜的殘留物可送至甘蔗地里用作肥料,以減少鉀肥用量和進口量。
|
相關文章
- 巴西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2014-07-23
- 秘魯:中石油26億美元收購巴西能源秘魯公司2014-11-12
- 全球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巴西和南非展現出多樣化的清潔能源投資機會2014-11-12
- 溫室氣體減排等氣候行動的“國家自主貢獻預案”——巴西和印度2015-11-27
- 到東南亞做垃圾處理 是門好生意嗎2019-07-23
- VOCs專委會 & GEP Research:VOCs治理及監測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9-10-14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