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全文】
渝府發〔2016〕35號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16年8月25日 重慶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 《重慶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依據《中共重慶市委關于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渝委發〔2015〕24號)、《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渝府發〔2016〕6號)編制。 第一章 面臨形勢 第一節 “十二五”主要成就 “十二五”時期,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發〔2011〕1號)出臺,治水興水進入新階段。水利改革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投資規模大、建設進度快、改革力度強、綜合效益好、群眾受益多。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水利改革縱深推進,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實施,水利行業能力大幅提升,全面完成規劃目標任務。 水利建設任務圓滿完成。全市累計完成各類水利投資1001億元,同比增長2.6倍。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推進89處骨干供水水源工程建設,玉灘、鯉魚塘2座大型水庫竣工驗收,玉灘大型水庫榮獲“魯班獎”“大禹獎”;金佛山、觀景口2座大型水庫開工建設,推進42座中型、40座小型水庫建設,松溉、銅罐驛、安居3大提水工程建成投運;藻渡水庫、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啟動。25個縣級以上城市具備雙水源。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解決了1080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縣級水質檢測中心實現全覆蓋,供水500噸/天以上的水廠實現水質常規9項指標自檢,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水質達標率、城鄉供水一體化率明顯提高。防洪抗旱減災能力快速提升,建設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中小河流、重點山洪溝治理350處,新增堤防護岸1538公里;完成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765座;建設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及配套設施400處。成功應對了多次流域性大洪水、頻發多發突發性山洪,有效應對了2011年、2012年嚴重干旱,最大程度減輕了洪澇干旱災害損失和影響。農田水利建設加快實施,推進7個大型灌區、21個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加快實施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和高效節水示范項目建設,完成山坪塘整治7.8萬口。農村中小水電快速發展,建設農村中小水電站143處,實施農村電站增效擴容改造476座,新增裝機容量122萬千瓦。水資源保護不斷加強,推進水資源涵養保護與水生態修復,實施182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開展了永川區、璧山區、梁平縣3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和兩江新區悅來新城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重要江河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明顯提高。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卓有成效,實施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560平方公里。大中型水庫移民安置及后期扶持有序推進,基本完成21座大中型水庫征地移民工作,實施移民后期扶持總人口44.78萬人;開展了11個區縣移民避險解困試點,幫扶9729戶2.37萬人。行業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完成改造、新建水文等各類水利監測站點8000余處;“數字水利”基本實現;中央防汛抗旱重慶物資倉庫投用,建成武警水電三總隊第八支隊防汛抗旱應急救援基地。 水利改革與管理不斷突破。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完成南川區、永川區、銅梁區3個區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進一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和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2010年降低了48.6%、45.4%,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479。水利改革縱深推進,水利投融資、農業水價等改革穩步推進。修訂完善了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實施辦法,探索了水庫工程建設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開展了潼南區、忠縣等7個區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完成1781座水庫確權、頒發895座水庫土地證書,基本完成璧山區、開州區等6個區縣小型水利設施管理體制改革示范縣建設任務,完成農村水利資產清產核資和每個縣2個村量化確權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了榮昌區、云陽縣2個區縣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開展了榮昌區全國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工作;探索了水利工程項目總承包建管模式,建成水利建設市場誠信體系框架。依法治水管水得以加強,修訂了《重慶市水資源管理條例》《重慶市河道管理條例》《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修正了《重慶市水利工程管理條例》《重慶市河道采砂管理辦法》,制訂了一批重要管理制度,基本形成水利法規政策制度體系框架;不斷強化和規范水行政執法,進一步簡政放權。水利管理繼續加強,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水資源管理、河道管理、防汛抗旱、水土保持、大中型水庫移民、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安全生產等方面水利管理得到加強。水利黨建、精神文明和水利人才隊伍及機構建設穩步推進。 專欄1 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注:1.上表中[ ]內為“十二五”期末達到數,其余為“十二五”期5年累計值; 2.“十二五”完成情況期間截止到2015年底; 3.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 “十二五”規劃目標為2010年不變價格換算值,“十二五”完成情況為2014年當年價格; 4.“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主要水質指標達標率”是指對列入國家考核的100個國家重要水功能區采用全因子(不考慮總氮、糞大腸菌群)評價的指標值。 第二節 “十三五”面臨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我市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將保持良好勢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水利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要求全面提升水利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均衡的水利公共服務;要求加快轉變用水方式,著力緩解水資源水環境約束趨緊的矛盾,在推進水利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方面邁出新的步伐;要求深化水利重點領域改革,強化依法治水管水,完善現代水治理體系,加快提升水利科技創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良好發展勢頭,為“十三五”水利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但由于重慶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水資源條件,水旱災害頻發,工程性缺水、防洪減災體系不完善、農田水利建設滯后等問題仍然存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新問題越來越突出,新老問題相互交織,水安全保障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水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亟待提高。
|
相關文章
- 《重慶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布局規劃(2018-2022年)》【全文】2018-11-23
- 《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全文】2018-11-27
- 重慶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布局規劃(2018-2022年)(附項目)2019-01-08
- 《北京市農村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項目實施暫行辦法》2019-02-28
- 重慶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2019-09-25
- 2019年北京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情況2020-06-0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