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全文】(7)
第七章 環境影響評價 第一節 主要環境影響分析 規劃方案涉及的水庫等水源、防洪、城鄉供水、農田灌溉、農村中小水電等工程建設將對環境影響產生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環境敏感區影響。規劃方案涉及的環境敏感區主要為南川區金佛山(在建)、涪陵區雙江、江津區竹園、城口縣龍峽(在建)等大中型水庫所在的金佛山、四面山、大巴山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工程建設區域大多位于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或邊緣,工程建設、水庫蓄水等對植物生長環境、動物棲息地造成一定影響。 水資源承載能力影響。目前,重慶當地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在1%―36.5%之間,其中渝西片區的永川區、大足區、銅梁區、榮昌區、璧山區等水資源缺乏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接近或超過國際公認的合理開發利用上限(40%),規劃考慮建設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針對該地區生活、生產、生態用水供需矛盾,擴建長江、涪江骨干提水工程,以玉灘大型水庫為重要調蓄節點,以現狀及規劃的中小型水庫為配置網絡節點,構建“南北互補、邊水濟腹”的渝西地區水資源配置設施網絡,盤活現狀供水體系,建立河庫水系水量補給體系,通過實施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確保渝西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減少渝西地區當地水資源的利用量。 水環境影響。主要為水庫等蓄水工程建設帶來一定的水環境影響。水庫蓄水后,水體交換能力變差,在庫灣和支流回水區等局部水域易出現富營養化現象。壩址下游河道由于流量減少、水位下降等因素,納污能力降低。重慶屬于山丘區,大部分蓄水工程壩高水深,水庫存在水溫分層現象,對灌溉作物有一定影響,但可從設計上采取分層取水等措施,結合長距離輸水,水溫對灌溉作物的影響將減小;水庫泄洪設施大多為表孔泄流,對下游不存在水溫影響。 生態環境影響。水庫蓄水可能引起水生浮游動植物、底棲動物的增加,庫區魚類生長環境改變,魚的種類可能發生一定改變,對庫周原有陸生動物植物帶來一定不利影響,但水庫及灌溉工程將對庫周及灌區的陸面蒸發量和水面蒸發量產生影響,水量保證將為庫周及灌區陸生動植物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F狀大中小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建成后,將減少沿程和田間的滲漏,可能對現狀渠(管)道沿線的動植物生長和地下水補給帶來一定不利影響。各類工程建設期,工程區占地范圍內原有地貌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區,降低土地生產力,引起河道淤積等。移民安置區、水庫蓄水區等區域原有生態平衡因新區建設、水庫蓄水而發生改變,需通過一定的調整期重新達到新的平衡狀態。 水文情勢影響。規劃建設蓄水工程以中小型為主,蓄水工程大多分布在中小支流,壩址以上河道較短,流量較小,蓄水工程建設會在支流上形成一定的靜水區域,水體增大,泥沙容易沉降,下游河道一定范圍內將發生明顯減水,水位降低,流速減緩,規劃實施對江河支流水文情勢有一定影響。同時,對水庫下游沿河取用水對象取水影響較大。 地質環境影響。工程建設對環境地質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岸坡穩定和水庫誘發地震等方面。水庫、電站、堤防護岸、隧道等工程開挖,可能影響原自然邊坡、山體穩定平衡,導致滑坡、錯動、坍滑等。水庫蓄水和水位變動可能影響滑坡體、邊坡、山體的內在作用力和平衡,破壞庫岸及山體結構,改變地下水文結構,可能誘發庫岸滑坡和滑坡體失穩,甚至誘發地震。同時,水庫蓄水、隧洞開挖等,將引起工程區域一定范圍的地下水位壅高或降低,引起地下徑流系統改變,從而對地表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可結合地質勘察采取一定工程措施進行防范和恢復。 社會環境影響。水庫等工程建設的淹沒和占地較大,移民安置不當可能引發一些社會問題,據初步測算,“十三五”時期規劃建設的水庫工程將淹沒和占用耕園地10萬畝,林地3.5萬畝,其他土地2.5萬畝,搬遷人口5.5萬,防洪工程、城鄉供水工程、農田灌溉工程、農村中小水電工程建設將永久(或臨時)征占用河灘地、耕地、林地、荒地等近30萬畝。移民后靠安置、移民新區建設、專項設施復建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破壞區域植被,對周邊范圍內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但移民新區的建設,將大大改善移民居住條件,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移民搬遷一般就近后靠安置,對移民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影響較小。 其他環境影響。空氣環境、聲環境、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以及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主要來自于規劃工程建設期及水庫蓄水期。工程施工可能產生大量土石渣料臨時堆放及永久丟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引起土地退化、河道淤積等;工程施工期產生的“三廢”及噪聲污染等也將對當地居民生活、生產和交通等帶來不同程度的干擾和暫時影響。工程施工、移民安置、水庫蓄水可能引起介水蟲媒等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發病率有可能上升,應采取妥善措施控制其對對人群健康的影響。 第二節 環境影響綜合評價與對策措施 規劃實施后,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但水庫蓄水、移民安置、大量點線工程建設將對局部地區帶來一定不利環境影響,加之全社會各類項目建設的累積影響,水利工程建設所引起的環境影響問題不容忽視。 堅持節約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用水總量控制,減少水資源過度消耗。水資源開發利用要高度重視對河流生態環境和地下水系統的保護,水資源配置要保障河流的基本生態環境用水要求,維持河道和地下水的合理水位。水資源利用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加快建立全社會的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體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努力形成節約水資源和保護水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保護生態環境。 認真落實工程建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高度重視水利工程建設的不利環境影響,依法加強相關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及環境影響評價等前期工作,高度重視重要生態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保護。強化對工程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的全過程監督,強化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免規劃實施的不利環境影響。 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切實做好工程征地補償、搬遷安置和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確保被征地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保障其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以人為本,科學規劃,編制切實可行的移民安置規劃,妥善安置,保護環境。 嚴格保護土地資源和耕地資源。水利工程建設,尤其是水庫工程建設將占用一定的土地資源,對日益稀缺的基本農田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工程建設要嚴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規定,嚴格占地審批制度,保護寶貴的土地、耕地、林地和森林資源,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切實做好占地調整和補償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減少基本農田損失造成的影響。 加強規劃實施的環境風險管理。制定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和風險應急管理措施。加強對水文、水資源、生態環境等敏感因素的監測與控制,加強對濕地生態系統產生不可逆轉或毀滅性影響的生態風險評估,優化和調整實施計劃和方案,把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低程度。 |
相關文章
- 《重慶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布局規劃(2018-2022年)》【全文】2018-11-23
- 《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全文】2018-11-27
- 重慶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布局規劃(2018-2022年)(附項目)2019-01-08
- 《北京市農村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項目實施暫行辦法》2019-02-28
- 重慶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2019-09-25
- 2019年北京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情況2020-06-0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